強秦

第四百四十章再見張良(2/2)

    ——。

    太白山祭天之後,李原車駕從深山而出,在經過秦嶺的另一座重要山峰終南山一帶時,這裏成片成片的茅屋讓李原大吃了一驚。

    終南之名。

    在於唐代之時,有隱士盧藏用隱居於此,最後因為名聲而得到朝廷重用,而現在是秦朝,秦國用人也有嚴格的考試紀律,不可能僅僅憑一些子虛烏有的聲名,去錄用一些所謂的隱士。好在,隨著了解到的情況讓李原鬆了一口氣。

    終南一帶,從六年前始,漸有傳道之人在此築蘆而居,並以此為根基,漸漸的向關中、漢中乃至關東一帶傳播教義。

    這是一種新的教派學說,與當年在漢中時贏嫗鼓動的暴力邪教不同,它的根基宗旨是倡導平和、教順、恭讓的心態,是讓百姓服從於朝廷的統治,是讓那些有識之士出仕,為國家的強大出力。

    也正是由此,天師道這種新教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朝廷的大力支持,在知曉了這一內情之後,李原禁不住對天師教的教首感興趣起來。不過,在詢問了蕭何、周殷等人之後,他們也對天師道的發起人沒有多少的了解,隻知道此人姓張,人稱張天師,而他行走於四方,則更多以天機子的道號來自比。

    “天機子,這名頭不小,但卻又不以原名告眾,蕭司農,莫不成此人是舊識不成。”在前往終南道觀的途中,李原禁不住笑問道。

    而他的這一問,卻讓蕭何莫名的心頭一驚。

    張姓之人,又能斷事於先,難道說是他——。

    存了心思的蕭何在思量一番之後,決定先行一步,打探這張天師是何許人也,而最後的結果讓他頓時感到腳步沉重起來。

    張良。

    這位漢王劉邦跟前的頭號智者,前韓國的後裔,在劉邦勢敗之後,即歸隱山林不出,而在沉寂了有五年之後,張良終於不甘寂寞,以道教天尊的方式再次出山,這一次他沒有再選擇與李原相抗衡,而是決定以宗教的形式來統治人心。

    “陛下,前麵再過一道山口,就能到達天師道的傳道地了,張大天師已經在殿前等候了。”車駕跟前,蕭何恭了下微駝的背,眉目裏盡是憂心衝衝。

    “司農大人辛苦了,張天師身體還好吧,聽說前些曰子感恙不適,無法下床來了。”李原點了點頭,跨階上前。

    知曉張天師即是張良之後,李原興趣大增,對於這位楚漢時期的留侯智者,李原其實心裏是很欽佩的,隻不過,先前彼此立場截然不同,張良是韓國後裔,斷斷不可放棄了宗室的身份投奔秦國。

    現在,天下已經平定了好幾年,所謂的六國複國之夢,也再無幾人問津,張良以天師尊者的身份出現,也無人再會去想,他就是以前劉邦跟前的重要謀士。

    如果您覺得《強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53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