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楚之人(1/2)

    唐秉等四皓失魂落魄離去。

    沒有了**的支持,沒有了門生背後大族的擁立,他們和其他垂垂老矣不能自食其力的老人沒有什麽區別。而他們所謂的聲望,在秦國嚴謹有序的律法麵前,就象一觸即破的泡沫一樣,經不起一點點的打擊。

    李原在留駐商山道的這十餘天裏,等待的就是四皓將他們所有能夠調動的**都聚攏過來的機會。

    這些擁有學識的年輕人,是秦國未來發展的動力。

    秦軍在商山道上的這次行動,很是迅速和果斷。如果沒有四皓的這次攔路示威,李原也沒有可能將分散於各處、隱居在不知哪個山穀的有學識的學子一網打盡,這些缺少社會經驗又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將被強行押送往秦國最為艱苦的西北邊郡,在那裏他們會經受自然與現實的雙重考驗。

    過了商山道,洛水的水量已經能夠通行大船,李原於是棄車登船,向著大河上的三川郡重城雒陽而來。

    解決了四皓**之後,李原相信不會再有不長眼的人跳出來,而那些跟隨**的學子在被押送往河西之後,他們就是秦國製約關東大族的棋子和人質,即便是與六國王族有關係的家族,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一個家族。

    畢竟隻是靠血脈來延續,在同一個時代,可以培養出的優秀子弟不會很多。李原這一記大殺招祭出,也讓那些躲在陰暗處試圖看好看的人目瞪口呆。

    如果秦國接受四皓的主張,秦國的國策和以法治國的根本都會發生動搖,接下來,百家學說粉墨登場,秦國內部分崩離析,**的官員會相互攻伐拆台,這樣的局麵無疑是不希望秦國統一的人最希望看到的。

    如果秦國對四皓等**痛下殺手,用血腥手段殺戮的話,眾多失去優秀子弟的家族會對秦國懷有怨恨,這樣一來,秦國在關東的統治就會變得輕浮起來,一旦出現機會,反抗暴秦的烽火就可能再度燃燒。

    可是,這兩種情況現在都沒有發生。

    寄希望於四皓**的人轉過頭來,赫然發現,這一場鬧劇的結果就是讓秦國抓住了把柄,而眾多的人質也讓心懷不滿的人投鼠忌器。

    ——。

    洛水上。

    北行的船隊距離商山漸行漸遠。

    唐秉、周術等老朽的悲憤呼聲,再也無人傾聽,而在失去了財帛的支撐之後,幾個為數不從的隨從也會漸漸散去,等待他們的,是孤守林泉老死於山林之中的結局。

    高大的朦衝坐艦內。

    一場小型的針對魏國變局的議事會正在進行,閻樂、陸賈、李仲翔陪伴在左右,李原麵前的案幾上,是魏王魏豹遣了雍齒為使送來的“以土地換和平”的和談條件。

    雍齒的這一封絹陳,其實早在五天前就送到了李原的手裏,對於魏國目前的危局,李原早從閻樂的軍情司得到確切的情報。

    “武侯,楚軍一部已經向成皋一線開拔,以魏軍目前的實力,隻怕連守住三天都不能夠,據暗間回報,魏豹已經在收拾財帛,極有可能棄了大梁往滎陽而逃跑——。”閻樂作為軍情司的負責人,對楚國的情報收集得很詳細,此時見李原久久不語,諫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