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四十七章 商山四皓(2/2)

    夏曰的洛水。

    正是一年之中水量最大的時候,雍齒帶著幾個隨從,坐在臨水靠窗的位置,從這裏向正南方看去,不遠處的碼頭上,舟楫來往如梭,從南方裝運了雜貨的小商船、還有運送糧秣、木料等重要物資的大船隊井然有序的排列著,如同一隊隊接受檢閱的士兵。

    酒肆裏麵,三五成群的食客聚在一起,訴說著南北東西的所見所聞,來自大江以南的商販在繪聲繪色的描述蠻女的多情,而邊地的羌人漢子正赤坦著胸膛,旁若無人的大口大口喝著有些寡淡的水酒。

    “哎,聽說了嗎?武侯的船隊在商山一帶被四個隱居在那裏的老頭給攔住了?”一個從南郡而來的胖商賈的話,倏然鑽入雍齒的耳朵裏。

    “什麽老頭,那是商山四皓,聽說在始皇帝時就當上了博士了,學問大著呢?”另有一個熟悉情況的人反駁道。

    “四皓,我呸,學問大有什麽用,也沒見他們為國出過什麽力,隱居在商山裏麵,要不是有弟子供俸財帛食物,他們早就餓死了。”說話的這位,正是赤膊上陣的羌人漢子,民族的融合,伴隨著征服而來,雖然過程還有些陣痛,但時間終會將一切掩蓋。

    隨著秦國對隴西、漢中一帶治理的深入,一些羌人部落也漸漸的融入到秦國的社會體係之中,並開始以秦人自居。

    羌人重實際,輕聲名。

    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商山四皓也確如其所說,沒有立下過半點的功勞,而現在,商山四個宿老,東園公唐秉、甪裏先生周術、綺裏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聯合眾弟子,在李原回返雒陽的路上將其攔住,其目的就是抗議秦國最新的關於“勿貴賤,興公學”的政策。

    一項內政措施,尤其是涉及到改變人的思想的政策,往往有其滯後姓,早在元月,李原就在長安開始醞釀加大教育投入、在郡縣設立教諭、在各地興辦公學,經過幾個月的推動,目前這項舉措已經開始在關內、三川、漢中、巴蜀等地得到推廣。

    家中有子弟入伍的,優先入學,並免除學費。

    普通人家子弟,隻要負擔少量的食宿成本,也可以隨時到學院旁聽,就連女子也可以到大一點的郡城裏麵的書院,學習到知識——。

    這一項項看似不想眼的政策的實施,讓每一個有子女的秦國百姓歡欣鼓舞,同時,卻也讓私學的舉辦者感到焦噪不安。

    學生在不斷的流失。

    每月進俸的食粟也在不斷的減少。

    這讓一向標榜仁義的隱士們如何坐得住,隱居不過是獲取名望的手段,而若是沒有人來探望和傳揚他們的名聲,他們就真的要老死在山林之中了。

    如果您覺得《強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53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