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畜牧漁業並舉(精裝)

古代漁業 4.(1/3)

    古代漁業 4.

    不斷改進的魚鉤和魚竿

    魚鉤和魚竿是從事釣魚活動的專用工具。它是人類在長期的釣魚過程中逐漸發明的,並且隨著釣魚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地得以改進。因此,魚鉤和魚竿的製作突出地反映著古代釣魚技術的發展水平。

    魚鉤是獲魚的直接工具,在竿、線、鉤、漂、墜、餌中,與餌一樣,發明得最早,改進得最多、最快。竿釣的發明,是因為魚有自衛能力,不肯近前,於是人們在釣魚實踐中發明了竿釣。

    魚鉤在我國最早使用的是獸骨或禽骨劈磨而成的直鉤和微彎鉤,稱之為魚卡。其兩端呈尖狀,磨得鋒利,中間稍寬,並磨出係繩的溝槽,或鑽有穿釣線的小孔。

    魚卡是8000多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產物,全國各地均有發現,僅遼寧大連長海縣的廣鹿島和大長山島的遺址中,一次就發現36枚;黑龍江新開流新石器時期遺址中也出土了7枚。江蘇連雲港出土了用蚌殼磨製的直鉤數十枚。

    到了新石器晚期,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出現了彎鉤,有倒刺和無倒刺兩種骨製。有獸骨截斷單獨磨成的,有用禽骨磨成的,禽骨堅韌鋒利。但磨成彎鉤很困難,於是揀細而堅利的磨成帶倒刺的鉤尖部分,然後綁在另一節作為鉤柄的骨頭上,成為綁製彎鉤。這些彎鉤原是用麻絲或曬幹的腸衣綁製而成魚鉤的。

    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已會用手綁製打結,製造出了細膩的勞動工具,其智商已遠遠超出所有靈長目動物。

    從直鉤到彎鉤是釣魚工具的一大進步,直鉤隻起到“卡”的作用,鉤橫卡在魚嘴裏,如果直接提上岸,多數會脫鉤。

    有時卡的不是地方,或卡的角度不對,魚嘴一活動,頭一扭擺,鉤會從魚嘴裏脫出,魚逃之夭夭。而彎鉤就可避免這些缺點,隻要鉤尖鋒利,線、竿牢固,釣者又有一定的擒魚、遛魚、抓魚本領,一般的魚是難以逃脫的。

    直鉤到彎鉤是一大進步,從無倒刺彎鉤到有倒刺彎鉤又是一大進步,由於當時釣具粗放,在沒有發明魚竿之前,是用手拽棉、麻搓製的捕魚線,或動物腸子曬幹加工製成的魚繩,魚鉤的角度、鉤彎的角度、柄的長短,還是不夠科學實用。因此,彎鉤無倒刺的骨製鉤還是易跑魚。

    在考古挖掘中,發現離現代年代越近的新石器時期,氏族社會晚期,所製作的魚鉤越精細而科學,有倒刺的魚鉤也越來越多。

    鉤的形狀也逐步有講究,不僅有短柄,也有長柄,龍門的寬窄也有區別。鉤尖的彎度,鉤的形狀也不同,以適應釣取不同的魚類和運用於不同的水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