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畜牧漁業並舉(精裝)

古代漁業 1.(2/3)

    湖泊養魚也始於西漢。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說,漢武帝在長安築昆明池,用於訓練水師和養魚,所養之魚,除供宗廟、陵墓祭祀用外,多餘的在長安市上出售。

    我國的稻田養魚曆史悠久,考古發掘和曆史文獻表明,至遲東漢時期,我國已經開始進行稻田養魚。巴蜀地區農民利用夏季蓄水種稻期間,放養魚類。

    事實上,稻魚共生係統是一種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在這個係統中,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鬆土增肥、提供氧氣、吞食害蟲等多種功能,這種生態循環大大減少了係統對外部化學物質的依賴,增加了係統的生物多樣性。

    曆經千餘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稻魚文化,不僅蘊含豐富的傳統農業知識、多樣的稻魚品種和傳統農業工具,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節慶文化和飲食文化。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傳統文化。

    東漢的養魚方式還有利用冬水田養魚。這種冬水田靠雨季和冬季化雪貯水漚閑期間的蓄水養魚。

    在漢代養魚業發達的基礎上,出現了我國最早的養魚著作《陶朱公養魚經》。該書的成書年代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春秋珍年越國政治家範蠡所作,一般認為約寫成於西漢末年。

    從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得知其主要內容包括選鯉魚為養殖對象、魚池工程、選優良魚種、自然產卵孵化、密養、輪捕等。

    自三國至隋代,養魚業曾一度衰落,到了唐代又趨興盛。唐代仍以養鯉魚為主,大多采取小規模池養方式。

    唐代養殖技術主要繼承漢代的,但這時已人工投喂飼料,以促進池魚的快速生長。隨養鯉業的發展,魚苗的需要量增多,到唐代後期,嶺南出現以培養育魚苗為業的人。當時嶺南人采集附著於草上的鯉魚卵,於初春時將草浸於池墉內,旬日間都化成小魚,在市上出售,稱為魚種。

    唐昭宗時,嶺南漁民更從西江中捕撈魚苗,售予當地耕種山田的農戶,進行飼養。居住在新州、瀧洲的農民,將荒地墾為田畝等到下春雨田中積水時,就買草魚苗投於田內,一兩年後,魚兒長大,將草根一並吃盡,便可開墾為田,從而取得魚稻雙豐收。

    宋元明清時期主要飼養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在養殖技術上有較大程度的提高,養殖區域也隨時間在不斷擴展。這是我國古代養魚的鼎盛時期。

    北宋年間,長江中遊的養魚業開始發展,九江、湖口漁民築池塘成魚,一年收入,少者幾千緡,多者達數萬緡。

    南宋時期,九江成為重要的魚苗產區,每適初夏,當地人都捕撈魚苗出售,以此圖利。販運者將魚苗遠銷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同時形成魚苗存在、除野、運輸、投餌及養殖等一係列較為成熟的經驗。

    會稽、諸暨以南,大戶人家都鑿池養魚。每年春天,購買九江魚苗飼養,動輒上萬。養魚戶這時將鱅魚、鰱魚、鯉魚、草魚、青魚等多種魚苗,放養於同一魚池內,出現最早的混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