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繁榮貿易舉措(精裝)

內外商貿 7.(1/2)

    內外商貿 7.

    清代前期的海外貿易

    康熙皇帝於1684年正式停止海禁,第二年便宣布江蘇的鬆江、浙江的寧波、福建的泉州、廣東的廣州為對外貿易的港口,並分別設立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粵海關4個海關,負責管理海外貿易事務。

    這是我國曆史上正式建立海關的開始。至此,清初的海禁宣告結束,我國的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開海設關管理的時期。

    在此期間,我國沿海以泉州、漳州、廈門、福州與廣州先後崛起,成為貿易大城,操控對外國際貿易。

    清代前期主要是實行開海設關、嚴格管理海外貿易的政策,所以整個海外貿易獲得不斷的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主要表現是貿易港口、貿易國家、商船數量、進出口商品數量、貿易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都來廣東與我國發生了直接貿易的關係。特別是從1784年“中國皇後”號首航廣州開始,美國與中國發生直接貿易關係。

    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穿梭往來的中外商船數量逐漸增多。據統計,從1684年至1757年,我國開往日本貿易的商船總數達到3000多艘。商船的噸位也很可觀,一般的小船能載重100噸,中船可載重150噸,大船可載重250噸至300噸,最大的可載重600至1000噸。

    我國的商船還從事東南亞各國與日本的轉口貿易,如1715年至1733年,從廣東、南京、寧波、廈門、台灣開往長崎的商船就有6艘是轉運業務。

    乾隆以後,到南洋去貿易的商船更多。駛往東南亞的帆船總噸位達85200噸,每艘平均噸位一般為300噸。

    清代前期,我國海外貿易的進出口貨物品種之多,數量之大是空前的。當時輸往日本的商品有:書籍、白絲、綾子、葛布、八絲、五絲、柳條、綾機、砂糖、甘蔗、茶、茵香、蜜餞、花生、藥物,以及生活用品等。

    輸往東南亞各國的商品主要是絲、茶、糖、藥材、瓷器和我國的土特產。有瓷器、磚瓦、花崗岩石板、紙傘、粉條、幹果、線香、紙錢、煙草以及一些土布、生絲之類。

    輸往歐、美各國的商品主要是生絲、絲織品、茶葉、瓷器、土布、麝香、朱砂、明礬、銅、水銀、甘草、生鋅、大黃、桂子、糖、冰糖、薑黃、樟腦、綢緞、絲絨等。其中以生絲、絲織品、茶葉、瓷器、南京土布為大宗。

    在與外國的貿易中,我國從日本進口的商品有黃銅、白銀,以及海參、鮑魚、魚翅、海帶等。其中以銀、黃銅為最重要。

    南洋各國輸入我國的商品的種類和數量也相當多。有米、石、象牙、沉香、速香、布、檳榔、砂仁、蘇木、鉛、錫、珀、玉、棉花、牙魚、鹽、角、燕窩、玳瑁、沙藤、打火石、水牛皮、魚翅、海參、歐洲羽緞、毛織品、粗嗶嘰、印花布、竹布、海菜、胡椒、檳榔膏、鹿茸、魚肚、鴉片等30多種。

    歐美各國輸入中國的商品種類、數量也很多。其中西歐各國的商品有香料、藥性魚翅、紫檀、黑鉛、棉花、沙藤、檀香、蘇合香、乳香、沒藥、西穀米、丁香、降香、胡椒、白藤、黃蠟、嗶嘰緞、洋參等數十種;美國輸入的商品有皮貨、粗棉、鉛、人參、水銀、檀香水,銀元等。

    最能說明清代前期海外貿易獲得長足發展的,莫過於當時整個海外貿易的商品流通量值的不斷增加。這一點,可以從開海設關貿易後的關稅收入中體現出來。比如1729年的貿易值為1110多萬兩,比明代的最高年份也增長10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