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零一章 老宋行啊,檢閱授旗(2/4)

    於是,煉金術士便地認為“黃金”已經煉成了。

    實際上,這種僅從表麵顏色而不從本質來判斷物質變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人類也從未達到過“點石成金”的目的。

    宋應星則從實驗的角度上,得出了煉金術士搞出的東西根本不是黃金。不管是切割開來,還是用重量或密度推斷,都不是。

    嗯?這好象還用到了阿基米德的洗澡定律(浮力定律),來證明所謂的“黃金”與真正黃金的不同。

    朱由校抿起了嘴角,對此甚是滿意。

    不用說別的,搞出硫化錫就很好嘛!塗在宮殿等建築上,那叫一個金壁輝煌。讓外國人看看,咱大明多富有。

    盡管宋應星的講課中也有些錯誤,但朱由校認為暇不掩瑜。

    在化學的發展曆程,按照他編寫的教材,自然是最正確的發展曆程。但有分歧和爭論,也不是一件壞事。

    老宋還在講課,包括他的理解。中間還有停頓,會叫舉手示意的學員提問。

    講的不錯,至少是有理論,有實驗;提問的也挺好,至少不那麽幼稚可笑。

    朱由校微笑頜首,突然覺得自己此行沒有什麽必要。

    “武林秘籍”已經給了他們,還給了他們實驗的設備,自己研究討論,自然而然的進步也沒什麽不好。

    當然,自己遠程教育也要繼續。就算是爭論的一分子,讓學員們自己去甄別對錯,找到真理豈不是印象更深?

    想到這裏,朱由校淡淡一笑,轉身悄然而去,不帶走一塊雲彩。

    ………………………

    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朱由校可以放緩腳步。畢竟,就大明目前的整體科技水平,不說世界領先,也是絲毫不落後。

    而科學和教育體係的建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十幾年、幾十年也不為過。

    不管要如何實施,一個安定平和的社會大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外敵必須被擊敗,叛亂必須被平定,災荒必須想辦法渡過。

    所以,遼東和西南的兩次平叛戰爭,才是朱由校投入精力最大,投入錢財最多的兩件大事。

    相比較而言,遼東的建奴更是心腹大患,必須要在天啟七年前予以徹底的剿滅。

    天啟七年,這算是一個魔咒。朱由校百般謹慎小心,可依然不敢確定,那一年的終結是否就是他的宿命。

    盡管曆史已經改變了,建奴的處境比曆史上還要艱難許多。但不徹底剿滅,朱由校依然不敢放心。

    當經過精心準備,押著阿敏等俘虜的木籠囚車進入京城,沿街示眾時,才讓朱由校對宿命的擔憂得到了緩解。

    這可是曆史上絕對沒有過的事情,阿敏落到這步田地,朱由校心中暢快,對改變宿命又添了一分信心。

    消息已經提前散布,氣氛經過醞釀也適時爆發。阿敏等人經過長途跋涉,已經被消磨得既無體力,也全無脾氣。

    即便如此,鎮撫司也怕遊街時出現什麽意外。比如讓建奴喊出什麽激昂的口號,表現出什麽英勇的樣子,又在入城前給這些俘虜施了截舌之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