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教民的信仰狀態(3/4)

    對極樂世界渴念的另一麵是對地獄的恐懼。據說北京有一教民平日裏不大虔誠,忽然有一天,“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地獄像,心甚畏懼,即向苦像(指耶酥受難像)痛哭己罪,求主寬赦。”沒有被美好吸引的人卻被恐怖征服了。庚子年也有一些教民是擔心背教“不但救不了靈魂,還得下地獄”才引頸受刑的。有的教民在臨死前特意將“身穿之紅綠衣服脫下,換上素色衣服”,或者“把首飾拔下來”,都是怕違反教規而受罰下地獄。可以說,對彼岸的向往和對地獄的恐懼交錯促進,影響了相當一批中國教民的信仰心態。

    第五節  具有巫術化傾向的信仰行為狀態

    中國教民的虔誠和謹慎有時侯是超乎尋常的,但這種熱情往往有所針對,“傳教士們所提供的資料彼此之間都互相吻合,中國基督徒對所有可能具有巫術作用的東西都表現出了強烈興趣。”這是因為在中國民間有著悠久而強固的巫風遺痕,相當多的教民在接受基督教時,不知不覺地將巫術化的行為方式帶入到宗教信仰中。我們知道,巫術習行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形式化傾向,一切有關的儀式、器物和話語都具有直接的效驗和重要的意義。來華的第一批傳教士就已經發現了中國信徒的這一特性,即對宗教儀式和聖物有著近乎狂熱的愛好與需要,不明所以的傳教士對此既驚訝又興奮。這種情形卻一直延續到今天。

    形式化的崇拜傾向使得基督教的驅魔儀式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喜愛,驅魔術成功地吸附並粘固了一批教徒。我們在基督教早期傳播史上,屢見教士們用驅魔儀式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種種需要。而在近代教會的信仰活動中,更是常見教士、教民使用驅魔術的記載。中國教民很快就學會了天主教並不複雜的驅魔(鬼)儀式,灑聖水、念經,用以消災祛病,趕走魔鬼。在庚子年間築壘抵禦義和團的教民,居然也會在激戰間隙集體“念經灑聖水,至營外三十步而止”,以期靠這種“儀式”驅走他們眼中的“惡魔”(義和團)。有趣的是,義和團方麵也同樣認為這些教民巫術化的儀式“化解”了他們的“神術”。敵對的雙方其實共同孕育於一個文化母體,他們的心態是何其相似。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教民喜歡念經,卻不了解或不想了解“經”的具體內容。他們“隨時隨地拿著念珠祈禱”,但其中有些人“不會閱讀,於是便出錢聘請先生教他們這些祈禱文”。我們在現代民間口碑中也聽說過有一位女教民雖然隻字不識,卻能將日課背誦下來。庚子年的教民在危難之際反而更加熱心地念經,不少教民臨死前的唯一願望是再念上幾段經文,連一個隨母四處躲避仇殺、靠要飯度日的幼童麵對乞食也仍要念念飯前經,結果因此而招來了殺身之禍。實際上,他們看重的就是念經的形式本身,“你們不叫我念經,怎麽恭敬天主救靈魂呢?”“經”在某種義上類似於巫術話語,隻要念出了這些話語,就可以實現祈願的目的,至於經文的內在含義並不重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