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教民的信仰狀態(2/4)

    第三節  家族傳統式的信仰狀態

    不少教民的皈依是在家族成員的影響下達成的,而在信仰狀態的形成即宗教意識的獲得方麵,也有很多教民“是在他人的權威下接受下來的”。傳統中國,家族的權威不容懷疑,教民在不知不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而不是通過個體自身的思索與印證)接納了各種宗教意識,因而我們稱之為“家族傳統式”。這種情況一般存在於宗教家庭或宗教家族中。在庚子年義和團運動中,有教民明確地表示:“我父親不背教,我們也不能背教。”宗教成了家族信仰,一切重大決定也就是家長的事了,至於一般成員隻有言聽計從,這就是中國式家族的信仰方式。

    第四節  以彼岸歸宿為終極目標的信仰狀態

    恐懼死亡是人類很難擺脫的“隋結”,由此也在某種意義上滋長了對宗教的需要。一般宗教都會為信徒提供一個死亡之後“未來”的歸宿,基督教的說法是“天堂”。

    在中國教民看來,天堂有如“老家”,在這個家裏,他們將“永享真福”,“福就定位了,不長不落了,不死了,不用顧慮死了,世上存了錢不經花,有點糧食遭了蟲,到那裏就是永久的”。世俗中令人無奈的變遷和常人無法抗拒的生命大限,到天堂裏就消失無蹤了。有趣的是,在中國教民眼裏,天堂裏的靈魂仍具有人的特性,他們衣著光鮮,容顏煥發,形同現實中讓人羨慕的“暴發戶”,“身著粉色飾衣,頭蒙白巾,帶繡金花,”“身穿玉白色大花袍子,麵容歡喜,全身光亮,非常好看”,等等。他們仍有俗人一樣的感情和思維,過著極舒適又極世俗的生活,吃好的穿好的,“還不用勞動受辛苦”,如此親切而幸福的歸宿自然是十分吸引人的;盡管它與基督教原義有一定距離。這樣,死後能進天堂也就成了不少教民堅守信仰的主要原因,他們平日裏恪守教規,進堂念經都有著明確的指向--天堂,種種虔誠的行為被當作“天堂的憑據”而被小心地履行著。

    彼岸的美好不僅可以使教民幾十年敬奉上帝,毫不鬆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弱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正如一位教民所言:“既有依靠,又有盼望,我不怕死”。天堂便是現實的心理依賴和未來的希望所在,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一般鄉民心目中的故土和墳墓。早在16世紀,廣東一位85歲高齡的教徒在病危時促令家人把他抬到3英裏之外的教堂,以便得到升天的最後承諾。儀式進行完以後,“他好象獲得了新的生命。”這位老人大概可以平靜地迎接死亡了。天堂的魅力更突出地表現在對付非正常死亡上。庚子年間不少教民把殉教看作:“百年不遇的好機會”,因為這時“死了好賺個天堂,”。而如果一旦放棄信仰,則“一輩子的工夫經也白念了,堂也白進了”,因為貪生而得不著天堂的“門票”是很劃不來的,由此而造就了一批寧肯求死也不願棄教的虔誠信徒。當死亡逐步趨近時,一些教民表現得平和、安詳,甚至是喜悅。他們在半昏迷中叫著“天堂門開了”,或者忍受著肉體的巨大痛苦而互相安慰:“我們受苦是一會的工夫,不久就要升天享永遠的福樂啦。”彼岸世界的縹緲煙霧就像麻醉劑一樣,暫時化解了俗世中的種種苦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