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皈依動機分析 三種最突出的入教動機(2/5)

    這種教民家庭、家族和村落的後代,通常是出生領洗的,他們自幼就麵臨著某種基督天地,在這種小環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實現了宗教皈依。至於那些成年後來村的新婦、仆夫或其他遷入者,家族(或村落)的皈依作用看來是一種外在的壓力,但這種壓力在鄉裏中國卻已經轉化為人們內在的心理需求和思維方式:既然宗教信仰意味著家族的價值,那麽選擇入教就代表著個體在家庭(家族)鏈條上的銜接與同一,是不用思考就應該去完成的一種程序。

    這種以家庭的信仰為“方向盤”的皈依,顯然並不符合基督教義要求個體心靈“結識”並熱愛上帝的原意,但它在中國鄉裏社會確實起到了加速皈依的作用。而且,當許多教徒遇到外力威脅甚至性命危險時,仍然將個人信仰看成是與本家族血肉相聯、不可或缺的標誌。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有一批不肯背教的教民將這種基督精神家族化的取向說得很形象:“比方你姓李,若不叫你姓了,行麽?”“你是黃帶子,我教你說不是宗室,行不行?”在這裏,宗教的重要性是通過姓氏和身份--也就是“家族象征”得到表達的。對這些地道的中國教民來講,他們可能想不出有第二種說法,能比“家族象征”更為恰當了。當時由天主教北堂出版的文獻頌揚這批教徒是為天主“致命”,但這種現象從本質上來說,或多或少的還是反映了中國家族文化的強固性。

    二、世俗功利型

    基督教在晚清伴隨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而逐步獲得了一般宗教難以望其項背的特權和地位,從而能部分地滿足入教者對世俗功利的種種願望。而教會的慈善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這種吸引力,更不用說某些傳教士為了推動其事業而有意渲染的功利魅力了。故而有些教民在入教之初完全是為了得些實際的好處。這種為世俗功利心驅動入教的人大體上又可以分成這樣兩種。

    一種是出於生計需要。在晚清社會,民眾的生活日見其艱。有些孤身老人為了進教會養老院苟度殘生而領洗入教。如北京北張村一位八十歲的老婦“因年老無依”,遂央人“送往仁慈堂中保守”,“後在南堂養老院中養老。”還有些人則是把入教視作謀生機會。直隸寶坻縣人高某逃荒來京,作小商販糊口維艱,後應招到西堂仁慈堂當傭工奉教,生計總算有了著落。我們可以從許多來自教會或民間的材料中,找到類似的例子。有一批窮人到教堂、當廚子、做傳達或給教堂種地而入教,為的是謀一份口食或給孩子完費上學。河北威縣梨園屯的一位婦女被神父問及為什麽要入教時,非常坦率地脫口而出:“不就是為了一張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