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義和團運動的文化層析 拳民思維的進步與蒙昧的二重性(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其三,清政府一直對義和團心存疑慮,他們並不願意讓義和團掌握新式武器。各地的清軍,大多拒絕接濟和幫助義和團掌握新式火器,裕祿雖然發給了義和團一點劣質火器,主要是迫於形勢壓力,武備學堂和機器製造局裏的大量武器彈藥,最後丟給了敵人也沒有為義和團所利用。

    總之,曆史沒有給義和團更多地利用先進武器的機會和空隙,義和團留給後人的印象,就隻能是在刀槍不入迷霧中的血肉搏戰了。

    二、“飛升法術”與螺絲釘

    義和團的出名“法術”為降神附體刀槍不入,而紅燈照的出名“法術”則是騰空飛升,當然,這是一種比刀槍不入還虛幻的荒誕事。不過,紅燈照的這種“法術”卻在天津前線有了一種特殊的“用處”。有一段時間,天津的義和團和市民都在哄傳,紅燈照不僅飛升後“能在空中用法術縱火,且能盜取洋人大炮螺絲釘。”據說有人“曾至張德成室,內見其桌下一箕,盛大小旋釘無數,問何用,則曰:‘此洋人槍炮上螺絲,槍炮失此,皆成廢物,吾譴紅燈照前往竊取者也。”而天津紅燈照首領黃蓮聖母甚至還“用手巾包裹許多小螺絲釘,舉以示人曰:此吾暗中從洋人大炮上盜來者,於是皆驚為神。”還有傳說,“某洋樓上有大炮,忽將螺絲釘失去,洋人皆守炮而哭,聞者信之。”當然,這類“聞者信之”的傳說都是不足征信的訛言,也可以說是義和團首領為了穩定人心而有意造成的輿論後果。

    但是,任何訛言作為一種社會心理現象,都是特定的社會生活的畸形反映。訛言無論表現得怎樣光怪陸離,總是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一定時代社會和文化的特征,並反映了時人對這些特征的某種認識。因此,對於訛言是可以分析並得出合理說明的。據筆者所見的資料,不僅在中國古代,即使是在太平天國時期和反洋教運動裏,雖然不乏訛言繁興,但從來沒有過類似於上述盜取敵方螺絲釘式的謠傳。這種謠傳在義和團運動中的出現,它表明了當時當地的訛言傳播者和接受者都了解這樣一種屬於科學技術的常識:西洋新式武器是用螺絲釘聯接組裝的。如果真的有人將大炮上的螺絲釘拆卸掉,這些火器就真的“皆成廢物”。通過拆卸螺絲釘來破壞新式武器,畢竟是一種可存在的並已被許多人所認識的事實,這就是此類訛言能使“聞者信之”的社會文化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