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商明

0205 改革人物(2/2)

    上麵定調下麵有吹鼓手就是大明文人掌控話語權的全部秘密,而且是有共同的儒家思想基礎才上下相通的。隻不過外皮一樣實際上讀書人三六九等利益與真實思想並不一致的。

    如上層的進士官員享受了免稅的優待實際上是有限額的,乃是一步步弄成他們的田地都不交稅,那是對下層讀書人肯定不利的,隻是認識有些模糊。

    還有如官員的庸冗怠昏,庸是庸碌、冗是多餘、怠是怠職、昏是昏聵。還有就是貪瀆酷虐、欺下諛上、欺良縱惡等等雖然主要受害者是普通老百姓,中下層讀書人一樣受害。

    總而言之上中下層讀書人利益並不一致,那是上層幾乎是控製了所有的政治經濟權益,中下層雖然也是有擠進去的機會,可這個機會雖不是鏡花水月在理論與實際上都是存在,可惜比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難度低一些也是比較有限。

    另外整個讀書人的中上層等於是大小士紳,他們所處於的區域與區域經濟的不同對利益訴求也不一致。比如這時的東林人與浙齊楚黨除了人情聯係,也有利益訴求或好聽一些政治訴求也有不同。

    而且是確實是真正將儒家思想的仁愛放在心上,或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士子。甚至是為了掌權而不大顧忌是否違背自己階層利益的人,比如這時的閹黨大多數就是官癮比較大,受到東林打壓出不了頭,不惜投靠了魏忠賢,這與整個讀書人價值觀是相違的。

    正是如此商報的人物介紹慢慢引起了中下層讀書人的熱議,熱議的內容當然是這些人物的改革內容、利弊、成敗及為何絕大多數改革都是失敗了的。而且是隨著熱議中下層讀書人覺得現在好多地方應該改革,或者之前改革過失敗的現在可以再試試。

    中下層讀書人雖不是掌權階層,卻是議論控製階層,隻不過之前他們與上層是一脈相傳、休戚相關的,當然也是上下相通、步調一致、口徑一致的。

    經過商報隱性的''''挑撥''''中下層讀書人,特別是下層讀書人才發現他們隻是空頂著讀書人的名頭,實際上毫無實際利益,這個社會確實是不大對頭,而且之前許多改革對他們是有利的,隻不過改革者出發點好到下麵有些歪曲了,甚至是因改革者倒台而廢除了。

    甚至是一場改革對官府有利的就迅速摧行,可以找出漏洞加以歪曲的也是一樣。如張居正改革中的稅製由納實物改為納錢,官府很快從''''淋尖踢鬥''''的貪瀆方式改為收''''火耗''''方式適應下來,更因為對官府有利在張居正死後被清算也堅持了下來。。

    為什麽如此乃是淋尖踢鬥雖然可以將農民交的稻麥多收二三成甚至是三四成,可那裏比加收火耗省心省力。因為糧食需要度量、保管、倉儲、運輸。還有用鬥量時再淋尖也淋尖不了多少,滿了終究會溢;再踢鬥這鬥裏糧食震實一些也是有限度的。

    反過來收銀子就比較簡單,本來確實是存在極小的火耗可以放大許多倍還比淋尖踢鬥簡單省力,也比收糧食的各種麻煩事省力許多外,連加派也比收糧食容易。加上收銀子還讓與大小士紳相關的糧商受益,將低收高賣進行更徹底,所以這才能保持下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