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頌

第三十九章 君子(1/3)

    伯父年長父親三歲,自幼喜讀書。

    

    開蒙不久,就把《百家姓》、《三字經》倒背如流。五歲,便能熟讀四書五經。

    

    十三歲參加鄉試,榮獲頭名解元,一時轟動魯地。

    

    祖父擔心他年幼成名,心性不穩,硬壓著他又讀了三年書,才讓他上京會試。

    

    臨去前一晚,祖母叫廚房做了一桌席麵給伯父餞校祖父很是高興,以為祖母想通了,就多喝了兩杯,歇在了主院。

    

    半夜,伯父莫名其妙的上吐下泄,他生母到主院,一直跪求到亮,祖母才讓管家請了個老眼昏花的醫者來。

    

    待伯父身體康複,他生母便得風寒去逝了。

    

    祖父從次酒不沾,也不願見祖母,直接搬到了郊外的道觀,煉丹悟道去了。

    

    祖母賭氣把伯父趕出了長房。

    

    伯父就去了齊州,在盧氏族學任山長。後又在盧氏族長的幫助下開了書院,漸漸有了自己的名望!

    

    父親讀書沒分,又怕人家他不如庶兄的才學,便學著讀書人附庸風雅,擺弄些自己也分不清真假的古玩字畫。

    

    伯父到了二十有二的年紀,仍無婚配。

    

    最後,還是盧氏族長出麵,找孟氏族老商議,願將他的長女許之。

    

    孟盧兩家都是魯地的氏家大閥,代代都有通婚,這場聯姻,除了祖母,兩家自是喜聞樂見。

    

    伯娘姿容如玉,通曉四書五經,氣質溫婉嫻雅。婚後與伯父感情甚篤,因有宿疾,膝下隻得一女,便是當今皇後娘娘孟嵩。

    

    聖上登基,封伯父為文國公,父親為承恩侯!

    

    一門雙爵,榮耀之極!

    

    孟家在時隔四十多年後,終於又踏入了朝堂政治圈,逐漸有了興盛之象。

    

    在俗饒眼裏,便先入為主的認為,孟家能夠興盛,皆因皇後姓孟。

    

    阿燁表兄大概也是以這個為由,煽動了父親。

    

    父親是個糊塗人,不明白他們孟家至所以興盛,並不是靠表麵上的裙帶關係。

    

    而是因為有伯父,伯父的風骨才名才是他們孟家興盛的真正原因。

    

    ……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