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頌

第三十八章 父子(1/3)

    “大兄得對!”

    

    孟光嶸撫掌讚道:“遵循祖訓,安守孟氏詩禮傳承之道,這才是孟氏子孫立世的根本。”

    

    長子之言,承恩侯總算是聽清楚了。就是不讚同送自家的姑娘入宮。若是一意孤行,不但不會光耀宗房,還會給孟氏帶來禍端。

    

    可他就是想不明白,這種錦上添花的事,怎麽會招惹禍端呢?

    

    他目露窘態,心情有些複雜,想問個清楚明白,但又不想在兒子麵前弱了勢,隻得沒好氣地冷哼了兩聲。

    

    孟世子繼續開解父親:“二弟的五經博士雖是個蔭封的閑職,但他打理著孟府的庶務,這幾年,我們闔族上下能夠擺脫經濟窘境,二弟功不可沒。

    

    三弟自癡迷工造,升任工部侍郎,也算是學以致用。我身為侯府世子,孟皇後的堂兄,即便任個禮部的五品郎中,誰又能瞧了我不成?何況,我與禮部尚書又是連襟。”

    

    承恩侯老臉快被長子得掛不住了,有氣又沒地方撒。便柿子撿軟的捏,衝著孟光峻撇嘴:“工部侍郎了不起嗎?又不是吏部侍郎、刑部侍郎。”

    

    “工部雖排六部之末,但我大秦是軍武立國,聖上又非常重視工部……”為了通父親,孟世子了很多很多話。

    

    最後,連形象也不顧了,罷,直接攤在了椅子上。

    

    長子話可比另外兩個兒子好聽多了,態度恭順,言辭也溫和,承恩侯聽得甚是舒泰。

    

    當下便舒展眉頭,咧嘴笑了起來。

    

    孟世子趁機,向坐在一旁的幕僚肖未明遞了個眼色。

    

    肖未明比孟世子大兩歲,也是個讀書人。大秦初立,子開科取士,他為母親守孝錯過了科舉,便經人舉薦投身於孟府。

    

    孟世子見他出身耕讀之家,品性敦厚,就順手給了個人情,推薦他兒子進了國子監。

    

    肖未明把承恩侯發脾氣摔在地下的書籍畫冊整理好,又走到門口,招呼候在廡廊下的廝,進來打掃碎裂的杯盞。

    

    沏了茶,親自捧給承恩侯,然後又拉著他點評了幾句《遊樂圖》,三言兩語轉移了話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