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體簡論

正文 第1章 序言(2/2)

    第三部分“我國曆代國家政體的曆史演進”。這一部分分別對我國從奴隸製到封建製,再到中華民國各個曆史時期的國家政體進行了概括論述。指出從遠古夏朝國家的建立直到清代,我國實行的一直是君主專製政體,但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不同的曆史朝代,由於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君主製采取的具體形式又各不相同。君主製實行的時間最長、發展最充分、最完備,是中國古代國家政體演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代的政治理論很少像西方那樣重在探討政體形式,而更多地是在維護君主專製政體的前提下研討治國之道和統治之術。

    第四部分“當代中國政體——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這一部分是本書的重點。主要論述了當代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政體的曆史必然性,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內涵、性質、地位、作用,介紹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體係、職權和行使職權的原則及主要方式。最後,對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進行了探討。強調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作為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這一製度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鬥爭的奮鬥成果和曆史選擇。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與我國國家性質相適應,體現了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原則,是保障人民當家做主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基本形式。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使國家機關得以組織運轉,保證國家權力得以正確有效行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健康有序的發展,有利於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動員全體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國家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入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來。因此,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製度,是黨領導人民當家做主的最好組織形式,也是我們黨對國家事務實施領導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政治製度,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以保證我們國家和人民能夠經得起各種風浪,克服各種困難,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本書是作者繼《國家論稿》和《國家權力的製約監督》之後,國家研究的第三部論著,如能對讀者在了解政體的一般知識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有關理論方麵有所裨益,將是對作者的最好慰藉。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書中謬誤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祈專家學者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河北省新聞出版局和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責任編輯和裝幀設計者更是付出了辛勞,在此一並表示謝忱。

    作者

    2011年11月於石家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