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25章 蘄州雨湖之濱(2/2)

    兩人也不是頭一次見麵,簡單而不失禮儀地客氣寒暄一番後。

    在李時珍的帶領下,胡誠便開始參觀這潛心著書的草廬。

    這裏極為簡樸,放眼之處都是《本草綱目》的手稿。

    桌上、地上都是。

    但勝在這裏環境優美,遠離塵世紛擾,隻要打開沿湖的一麵窗戶,即可看到雨湖怡人的風光。

    “李老,這些都是《本草綱目》的手稿嗎?”胡誠驚歎地問道。

    “是啊!”李時珍帶著幾分歉意,“胡大人突然至此,老朽都沒來得及收拾,看,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李老真的寫了二十多年?”

    “豈止?算來七年前初次完稿時就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如果從開始考察記錄第一天算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李老真是厲害!”見了密密麻麻那麽多的手稿,胡誠不由得豎起大拇指,“難怪陛下對您讚譽有加,當初尚未登基為帝時就要為你出版。”

    “陛下猶如天神一般,讓老朽也想不到啊!”現在隻要一想起與朱翊鏐初次見麵時的情景,李時珍就感慨萬千。

    誠然,他感慨之中更多的是對朱翊鏐的感激。

    “世事誰又能料到?”胡誠道,“陛下如今成了一國之主,想必李老剛聽到這消息時也詫異吧?”

    “是啊!世事變化猝不及防。”

    “李老,《本草綱目》的校對工作還剩多少沒有完成?”

    “其實校對工作已經完成了。”李時珍回道,“眼下隻是將內容整理排序,並適當提供幾副插圖。”

    “哦,插圖的工作也由李老完成嗎?”

    “不,由兒子李建元完成。這會兒他出診了,應該馬上就回來。”

    “不知我是否可以參閱一番?”胡誠帶著央求的語氣。

    對《本草綱目》的內容,他早就十分好奇,想一窺究竟,看看朱翊鏐到底是不是有浮誇的成分,竟將這本著作視為神作,誇到天上去了。

    “當然可以呀!”李時珍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歡迎參閱、指正,並懇請大人提出您最誠懇的意見。”

    “不敢,不敢,李老花費三十幾年的心血,又不斷校對、更改中,我也隻敢說參詳,豈有資格指正?”

    “老朽雖然自以為在醫藥領域也算是見多識廣,但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人的學識與見識終究有限啊,難免會有紕漏的。”李時珍誠摯地道。

    “好吧,我先姑且一閱。”胡誠微微點頭,早已經按捺不住了。

    想著如此多的手稿,倘若真的如同朱翊鏐說的厲害,那是不是意味著眼前每一篇手稿都有著巨大的價值?

    “李老,是隨便看嗎?還是按著李老排好的順序逐篇看?”

    “其實沒有順序,可以隨便看的。”李時珍解釋道,“畢竟這是一部以記載藥物與藥方為主的一部著作。”

    “哦,那我不客氣了,早就想一飽眼福。”胡誠欣喜地道。

    “請!”

    ……

    。

    第四更送到,可我的月票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