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底稿-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

正文 名士與老媽子之間不得不說的事(1)(2/2)

    可是周媽也有麻煩,不僅她的兒子和兄弟老上門來要錢(不是應得的傭金,而是額外的錢),而且她自己,有事沒事,總要弄出點動靜來。此婦雖然僅僅是個鄉下的中年寡婦,大字都不認得一個,但天生對政治,尤其是家庭政治,無師自通地門清,如果擺在皇後的位置上,估計又是一個西太後。周媽的政治才能,在王闓運在家做名士、開門授徒的時候,不過展現在把持家政,操縱館務上,問題還不大。可是一旦王闓運進京做了官,主持一個機構,事情就麻煩了。首先是在國史館的雜役人員的安排上,周媽要插手——要用自己家鄉的親戚。這倒也有情可原,照顧鄉親和族人,畢竟是國人的通病,隻要有人出息了,大家自然會貼上來,要求利益均沾。周媽成了國史館館長大人的內寵,雖然無名無份,但“出息”二字還是談得上的。湖南的老媽子成千上萬,有誰能讓我們的王大名士睡安穩覺的?可是,糟糕的是,周媽的手越伸越長,有人見識了周媽跟王闓運的親密,也見識了周媽的神通,於是,隻要有事求到王闓運,用得到國史館,就走周媽的後門,結果害得個原本還算本分的周媽,在京城大出風頭。為了方便跟人打交道,據說還有名片,名片上是王闓運的親筆,上麵六個大字:王氏侍傭周媽。雖說名頭不響,但管用。世麵見得多了,膽子未免越來越大,甚至敢假借王闓運的名義,寫信替人求官,率眾大鬧妓院。鬧得京城上下,有點頭臉的所在,無人不知有個周媽。終於有一天,周媽納賄的事敗露了,王大名士生了氣,要周媽把吃進去的吐出來。開始,周媽還抵賴,想顧左右而言他混過去,後來實在賴不過去了,遂就地打滾,又哭又鬧,一如潑婦,弄得王大名士無可奈何,隻好不了了之。周媽吃的賄賂吐不出來,周媽引進的人就退不出去。摸著了王闓運的軟肋,知道自己隻要一哭二鬧三上吊,王大名士就得讓著他,周媽膽子還大了。最後,一個泱泱大國的國史館,居然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周媽當了家。

    幸好,就在王闓運感到有點為難的時候,由他的學生楊度帶頭鬧起來的帝製風潮,已經有點成氣候了。有意思的是,在帝製的鼓噪中,有些遺老遺少錯會意,以為袁世凱這麽鬧,是為了讓清帝複辟,未免得意忘形,放肆亂叫,其中就有王闓運的學生宋育仁。為了不讓帝製運動亂了方向,宋育仁被抓了起來,或者說客客氣氣地被請到了警察局,然後解遞原籍。對於冒冒失失闖禍的弟子,王闓運沒有話說,隻有歎息,還讓周媽送了二十元錢給他。這種捉放曹的把戲,通曉帝王術的王闓運,大概是看出了其中的貓膩,也看出了其中的危險。老謀深算的他,可不打算糊糊塗塗地ND254這趟混水,於是拿周媽說事,上書袁世凱,說自己“帷薄不修”,約束不了家人,辭掉了國史館的館長,沒等老袁照準,就夾起行李走人。周媽丟了作威作福、索賄納賄的機會,很是恨恨,但也沒有辦法(不識字,沒有看住自己的床上人寫辭呈),隻好跟著王闓運回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