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壞脾氣-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

正文 西太後、義和團和公使夫人(2/2)

    跟外國公使夫人打交道,義和團的話題雖然尷尬,但有時候還是逃不掉。有一次,西太後發現一個公使夫人佩戴著勳章,就問這個東西的來由。公使夫人答道,這個勳章是因為我在義和團圍攻使館的時候受傷,我們國家獎給我的。西太後馬上雙手握著這位夫人的手,似乎顯得很激動地說:“對那次動亂中所發生的事我深表遺憾,義和團匪民一度勢力蓋過朝廷,更有甚者,他們竟然把大炮架到了紫禁城的城牆上,這類事情以後永遠不會再發生了。”如果赫德蘭夫人所記錄的西太後這段話屬實的話,西太後當然是在撒謊。那時候,在北京的義和團根本就沒有什麽大炮,更別提架在紫禁城牆上了。當時的義和團勢力雖大,但並沒有真正成為北京城的主人,西太後是有能力控製局麵的,沒有她的支持,義和團根本成不了那麽大的氣候。不過,事過境遷,不把屎盆子扣在義和團頭上,老佛爺怎麽下台?

    跟外國公使夫人的接觸,也導致了西太後自身的某些變化。在晚清最後的幾年裏,西太後對所有的西方事物都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汽車坐得,望遠鏡望得。現在西太後留下來的許多照片,包括擺拍出來的許多“藝術照”(比如她扮觀音,李蓮英扮韋馱的那張),都是這時候的產品。西太後還在美國公使夫人的勸說下,同意把自己的畫像送往聖路易斯博覽會展覽,因為公使夫人說,各國首相的畫像都在那兒展出。為此,西太後請外國畫師一連畫了幾個月的像。

    當然,西太後跟那些“洋鬼子”婦女也有些小小的抵牾,比如說,她很看不上外國婦女束胸的習慣,背後總是出言不遜,並且始終堅持自己的滿人服裝連同她六英寸高的滿式高跟鞋是世界上最好的服飾。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西太後跟公使夫人的合影,依然一邊是滿族桶式的旗袍,一邊是束胸的西式長裙。

    在西太後跟外國公使夫人打得火熱之際,朝廷的新政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幾年前的守舊派首領,如今變成了改革的當家人,隻是變革的方案,卻是抄人家康、梁的。不過抄歸抄,康、梁卻不能平反。不僅不能平反,連看到康、梁的名字,西太後都要神經過敏。開經濟特科,第一名梁士詒,隻因為有人說他的名字是梁頭康尾(康有為字祖詒),就被西太後刷掉。西太後的明白和服氣,都是對這老外的,而對中國人,她卻“墨索裏尼”,總是有理,鎮壓改革是對的,開曆史倒車也沒錯,後來改革更是對的。活生生造出了一個曆史的大別扭,不為別的,隻因為自己的臉麵。

    對於一個垂了近五十年的簾、操縱了兩任兒皇帝、安排了一任孫皇帝的人來說,臉皮的確是很金貴。不過,在她和她的臉皮進了棺材以後,大清的氣數也就盡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