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壞脾氣-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

正文 簧聲戲影裏的西太後(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西太後對於珍妃的處置,也很具有京劇的味道。開始她討厭珍妃,其實主要是因為擔心皇帝受小老婆的蠱惑,所以屢屢裁抑珍妃。戊戌政變以後,舊恨又添了新仇,恨屋及烏,結果是珍妃進了冷宮。甚至在八國聯軍打來她要逃跑之際,也沒忘了把珍妃從冷宮裏提出來,塞進井裏。在她的心裏,也許珍妃就是戲裏經常演的那種挑唆皇帝幹壞事的“西宮娘娘”。

    恩怨分明作為一個人的性情來說,也許算不上什麽大的缺點,但作為最高統治者,如此行事未免就有意氣用事之嫌。再加上作為貴婦人,西太後本身就有一些貪圖享樂、貪財好貨的積習,從孫殿英的盜掘看,她要算清朝帝後中陪葬最厚的一位。而且喜歡虛榮,講究排場,宮裏一日不熱鬧就難受,晚年還特喜歡擺出姿勢讓外國人給她拍照。幾項加起來,使得這個以一般標準看起來還說得過去的掌權的老太太,作為政治家,評分難免要打些折扣,種種毛病導致她在權力上總是看不開。比如說,在甲午戰後,她明明知道清朝不變法,祖宗江山是保不住的,但是一旦變法危及到她的權力,她還是不顧江山社稷的安危,在頑固派的擁戴下,再次出山,毀滅了正在進行的改革。接下來,又在一連串向後轉的動作中,與西方發生了劇烈衝突。當聞說西方要威脅她的權威,讓她交出權力給光緒的時候,竟然置國家民族安危於不顧,冒險利用義和團,圍攻各國使館,與所有西方國家開戰,結果使國家陷入一場空前的浩劫之中。順便說一句,西太後之所以能夠最終相信義和團具有刀槍不入的法術,與她看了太多的神怪戲也不無關係,義和團的法術,也往往跟戲劇裏的神怪人物糾扯不清,兩下在意識的表層出現了某種契合。

    自電視劇《走向共和》播出以後,有關西太後的評價問題再次成為某些人們議論的熱點。說實話,對於中國曆史上的女性統治者,曆史的評價往往趨於苛刻,弄不好就落得“牝雞司晨”之誚。如果拋去這種對於女人的偏見,我認為,作為晚清最後歲月的統治者,應該說西太後做得還差強人意,至少比她死要麵子甘做鴕鳥的夫君鹹豐要強,比她那個十五六歲還讀不成句的紈絝兒子同治更是強到不可以道裏計。但是,作為一個在中國的曆史轉折關頭居於最高位的人物,她沒能推動這個轉折的完成,無論如何都算是大節有虧。

    可惜的是,西太後所鍾愛的京劇,並沒有給過她這方麵的啟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