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心路八十年

農民的傳統政治意識(1)(1/3)

    有人說,農民沒有政治意識。

    的確,中國農民有關政治的認知是朦朧的,含混的,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他們到底怎樣看國家、看統治。在傳統社會的常態,農民是政治的“觀眾”,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哄哄的一切,似乎都與他們沒有什麽關係,但是一旦到了社會的非常態,農民就會由觀眾化為“暴眾”,橫掃政壇如卷席。在這“全部”或者“全無”式的邏輯背後,必然隱含著某種近乎恒定的基本政治意向,否則就說不清這從“觀眾”到“暴眾”的轉換。

    傳統農民的政治意識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方麵。

    其一,“家-國觀念”。

    農民對“國”的認知是與家相聯係的,俗語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國家國家,沒國就沒家。”以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之類,說明農民是以家的觀念來審視“國”的,無形之中,把“國”看成放大的“家”。顯然,這種意識與統治者的政治意願是相吻合的,可以說千百年來,他們一直在有意識地培養和催化這種認知。

    更進一步,農民雖不知道什麽叫做專製主義,但他們知道“國”是有姓氏的,具體地說,國是屬於老李家、老趙家、老朱家的。而且皇帝自己也有爺娘老子,有兒子、女兒、女婿(駙馬爺)和一大堆皇親國戚,“國”就是屬於這麽一群沾“皇”字邊的人的私有物。誰當家就給誰繳糧納賦,像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一樣天經地義。至於誰當家,那倒是無關緊要的,隻要不換得太勤(以致政局動蕩),隻要別施加太多的苛政與暴政。國之主可以更迭可家之主就不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在農民那裏又等同於“江山”。所謂“江山”就是一塊固定的土地和附著其上的人民,誰爭到了就歸誰所有(有幾分近似於西方舊政治學國家三要素),農民自身也是包含在這江山之內的東西,所以說農民也可以說是“國”的一部分。孟老夫子說:“民為邦本”,而俗語道:“國之本在民”,沒了這一部分,統治就失去了依據。

    忠孝合一,家國合一,皇帝老子也如是想,獎掖孝子意在培養忠臣。皇帝總是以“天下父”自居,可惜,在農民那裏,皇帝隻有“天下父”輪廓,卻缺少“天下父”的情感。三國時曹丕給臣下出難題,“問:‘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耶?父耶?’邴原悖然對曰:‘父也。’”[1]這樣的問題,如果提供給農民,大概提問者都會像曹丕那樣自討沒趣。家國雖然並列,但較起真來,家的分量無疑還是要大些。很多民間創作,君王處於危難之中,臣子救駕之前要“討封”,公然索要好處,像《呼家將》中呼延丕顯討封到“雙王”,《二進宮》裏徐、楊兩忠臣在“保國”之前也要向太後討足了封才肯行動。這種事兒,士大夫連想想也是罪過,可農民卻當真。這裏,君臣關係幾乎就是雇傭關係、交易關係,俗語“皇帝也不能白使人”、“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說的也是這層意思。況且,在一般情況下,農民並不認為自己是“臣”,“食人之祿,忠人之事”,反過來,不食其祿就不必忠其事,更不必忠其人,俗語說:“人不衣食,君臣道息”,正為此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