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心路八十年

農民意識的塑型者——小渠道教育(1/3)

    我們似乎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以忠孝仁義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是傳統社會的主旋律。但是這個主旋律是通過什麽途徑滲入農村社會、化為耕漁樵獵輩的道德心態呢?顯然,正式與非正式的學校教育做不到這一點。清代統治者寄予厚望的由鄉紳定期宣講《聖諭廣訓》至多隻是一種形式。真正對鄉下人的世界觀起架構作用的應該是鄉間戲曲和故事、傳說,包括各種舞台戲、地攤戲、說唱藝術及民歌(謠)、俚曲、故事、傳說、童謠、民諺、民間宗教的各色寶卷(已化為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等等。按一個多年研究中國戲曲的外國學者Bavbava

    E.Wond的說法,中國戲曲通過藝術形象,傳播曆史知識、文化傳統及灌輸中國道德主題,對鄉民的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比單純的說教和文字所無法比擬的作用。[1]從某種意義上說,為鄉人所不齒的“打野嗬”的鄉野藝人,才是農民名副其實的教育者。

    按學術界的慣例,正統的儒家倫理屬於大傳統,而下層社會的意識觀念稱小傳統。與此相應的,學校教育就是“大渠道”,而戲曲教育就稱為“小渠道”。

    教育渠道的大小,主要是從意識觀念的主導性上講的,若論語義上的大小,“小渠道”才名副其實地“大”且“廣”,籠蓋了中國廣袤鄉土的每一個角落,被及販夫走卒,婦孺老幼。農村的集市與廟會,一般都具有娛樂功能,搭台唱戲必不可少。在村落內部,平時年節、婚喪嫁娶,也非得有藝人摻合才算熱鬧。甚至南方一些農村,宗祠就配有戲台。日本學者田仲一成說:“從中國戲劇發展史的總體上來看,宋、元以前,戲劇的主體是在市場、村落等集團中,進入明代以後,宗族對地緣集團祭祀戲劇起的作用增大,尤其到了明末清初,宗族開始放棄對地緣戲劇的維係政策,隻致力於在本族內進行冠婚葬祭戲劇。”[2]戲曲活動成為宗族功能的一部分。農民不僅樂於看戲聽曲,而且還積極參與,某些技巧要求不高的角色往往由農民業餘演員擔任;有些劇種,如啞隊戲、地攤戲、儺戲,基本是由農民自己來演;其他一些半戲劇性的娛樂活動,如社火、秧歌,則更屬農民群眾參與性的自娛自樂。農民對戲曲的癡迷,有時竟惹得道學氣的修誌者在筆錄民習時夾帶著一絲怨氣:“當秋收之後,優人互湊鄉保,作淫戲,號曰:‘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結集浮浪無賴數十輩,共相率唱,號曰‘戲頭’。逐家裒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為之,不顧忌。……此風在滋熾,其名若曰‘戲樂’。”[3]鄉人的戲樂,實在是唯一的娛樂與主要的受教途徑。至於民間故事傳說、俚曲民歌(謠、諺)則更是隨時隨地,大說小唱,代代相襲,添葉加枝,要生產有生產之諺,要生活有生活之謠。鄉下孩子所受的最初的教育,就是這些出自叔叔、大伯、老祖母之口的玩藝兒。

    從內容上,鄉間戲曲大體可以分成這樣幾類:說忠孝節義的倫理戲;道精忠報國的忠良戲;敘解民倒懸的清官戲;講因果報應的宗教戲;唱男歡女愛的愛情戲和淫穢下流的黃色戲。至於民歌、俚曲、故事、傳說,也大抵離不開這幾類的範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