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寵愛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正文 第33章 育兒篇(9)(2/4)

    首先,要培養自己具有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挫折,都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相信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從而勇敢地麵對現實,努力進取,永不失望,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持這樣的樂觀態度往往會產生積極情緒。

    其次,要適當地發泄積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緒。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傾訴自己的苦惱和憂傷等等。這樣做,有助於消除心中的煩惱、壓抑,從而達到心平氣和。這種發泄對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再次,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和熱情。緊張是一種情緒,它能維持和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如考試時產生的緊張情緒,能使大腦功能達到最高效率狀態;平時上課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張弛調節適度,就會使生活更有節奏和情趣。

    最後,要善於理智控製自己。青少年的種種要求和願望,都應符合社會道德和規範,否則就要用理智打消這種念頭,不能苛求社會與他人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這樣做對維持心理平衡,培養健康情緒有好處。

    下麵介紹幾個情緒調節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注意轉移法:注意目標的轉移,可以引起相應的情緒和情感變化。例如兩個同學吵架了,如果仍然麵對麵站在那,互相看到對方都很生氣。假如其中一位同學出去走走,散散心,則可能使他憤怒的心情平靜下來。

    思想轉移法:人們常常因為在某件事上想不通而生氣,如果一直想下去,隻會越來越生氣,如果能想想別的問題,或者從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角度去想想,可能會讓自己從鬱悶和氣憤中解脫出來。

    行動轉移法:我們常常說“化悲痛為力量”,就是行動轉移的例子。我們在憤怒傷心時可以把他們化為勞動,學習或工作的力量。

    釋放法:俗話說樂極生悲,情緒情感的反映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走向不利的一麵,不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在生活中不論是過分的高興還是過分的悲傷、憤怒,都不應該完全埋藏在心裏,而應該適度地釋放出來。例如在悲痛的時候向朋友傾訴,或者大哭一場。

    言語、意誌和意識調節法:言語的職能之一就是調節人的行為和情感。我們可以幾句話把一個人說怒,也可以幾句話把一個人說樂,可以幾句話把一個人說得勇氣倍增,也可以把一個人說得垂頭喪氣。可見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用語言來調整情緒和情感。例如:戰士衝鋒時常常高喊:“衝啊”“殺啊”,這些喊聲可以激發戰士的激情和勇氣,又例如不少人喜歡在自己的房間裏寫“忍”、“製怒”一類的條幅,每當想發怒的時候,抬頭看到這些字畫,就可適當的控製情緒。

    七、當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