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六節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係(2/2)

    顯然,清朝處理西北地區民族問題的思路是,以他們與蒙古人的結盟關係作為基石,采用宗教柔化和武力震懾相結合的方針,盡可能地讓蒙古人參與其中,解決長期困擾中原王朝的西北少數民族問題。當然,我們在具體的曆史過程中看到,清朝的少數民族政策一般是以柔化為主的,雖然這種柔化本身就包含有武力威懾的內容。跟理藩院和相關的政策措施相對應,清朝皇帝還定期到北京北麵的口外,舉行木蘭秋獮,即皇家圍獵,在動用大軍圍獵的同時,接見來自各地主要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使者。在賜宴、賞賜的懷柔的同時,皇帝讓這些使者見識朝廷武力的強大,體現“胡蘿卜加大棒”的雙重效應。

    理藩院的主要事務之一,是處理流行於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教事務。滿族統治者實際上並不信仰喇嘛教,但他們不僅極力促成喇嘛教在蒙古各部落的流行,而且對喇嘛教有大量的補貼。對於蒙藏各地的大小活佛非常優待,尤其對占統治地位的黃教領袖達賴和班禪更是禮遇有加,在北京和行都承德都為他們建立寺廟,雍正皇帝還將自己做皇帝前的府邸改成喇嘛教寺廟。當然,在扶植喇嘛教的同時,清朝政府也注意了防止宗教勢力的擴張。他們有意保持達賴和班禪勢力的平衡,並扶植蒙古自己的宗教領袖,利用金瓶掣簽,掌握藏地兩大活佛的繼承人選。對於信奉回教(伊斯蘭)的西北諸民族,清朝也采取了懷柔政策,不僅尊重他們的信仰,給予民族和宗教上層人士種種優待,維護京城的清真寺,而且乾隆還娶過回疆貴族的婦女為妃。總的來說,這就是所謂的“明修長城清修廟”,清朝政府對於傳統的以封堵為主的少數民族政策,有一個大的修正。

    應該說,清朝的少數民族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雖然也有過少數蒙古部落的叛亂,但總體上蒙滿的結盟還是穩固的。“修廟”政策對於藏人也很管用,除了少數藏地土司有過不臣之舉外,大部分藏人在大部分時間裏,對清政府都是友好的。隻有在回疆,清朝的政策似乎並不成功。無論是懷柔還是打擊,總是難以真正收服回疆各族,終清之世,回疆一直成為清朝政府難以克服的難局。不過,滿人往往利用蒙古人和錫伯人為他們鎮守回疆,在多數時間裏大體上能控製局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