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六節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2/2)

    那是一個戰事頻繁的世界

    2.軍隊私有化

    魏晉南北朝期間,軍隊私有化傾向非常嚴重。除了某些純粹的文官以外,每個領兵將領都擁有自己的私兵部曲。高層將領往往須通過直接控製一部分精銳的私兵,才可能掌握整個部隊。從曹魏時期開始,帝王的禁軍往往是最精銳的軍隊,而且由皇室嫡係直接掌握。正是由於皇家控製了最精銳的軍隊,才可以實現對全國軍隊的控製,所采取的是一種實力控製戰略。西晉皇家不僅直接掌握一支龐大的禁軍,而且讓分封出去的皇室成員擔任大都督,掌握強大的駐外軍隊。本來是想借此加強司馬氏的實力,結果卻釀成八王之亂。晉室東渡,皇權衰落,遇到有野心而且手握軍權的大門閥,如王敦、桓溫之輩,社稷就岌岌可危,因為軍隊就等於是他們私人的。為了防止皇位被權臣篡奪,東晉利用流民,練成北府兵,以抗衡門閥強族手中的軍隊。但北府兵的崛起,又造成了軍人勢力的崛起,軍事貴族勢力壯大,最終還是結束了東晉王朝。

    自劉宋之後,皇權落到了有別於士族貴族的軍事貴族手裏,又開始了皇家直接掌控禁軍,借軍事實力來控製全國軍隊的時代。皇權的更迭,也隻是在諸軍閥內部輪替。前一節談到,這一時期地方行政已經軍事化了,州刺史兼軍職,州之上設都督,這些軍事化的地方官,上任時往往都帶著兵,即屬於中央軍的外駐部隊。一旦這些將領擔任一個地方的都督時間長了,他所帶領的中央軍也就轉化成了地方軍,或者說是這個將領的私兵,某些強大的地方官往往成為半獨立的軍閥。劉宋之後,王朝更迭,往往是這些軍閥的傑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