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動物的死活,還真是個問題(2/2)

    不讓殺豬,便宜了豬,委屈了人(包括死去多年的孔夫子)。但至少不那麽殘忍,屠夫們可以少殺點動物,按佛門的說法,積點陰德。可是,我們現在某些政府官員的做法,就比較血腥——他們是殺狗,全城屠殺。前些日子黑龍江黑河市,不知為什麽,突然下令全市屠狗。後來大家一起抗議,才停了下來——隻是傳說有領導被狗咬了——但最終沒有解釋。眼下,貴州的思南,又開始全城殺狗。這回據說理由充分,為了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狗到處拉屎,不衛生。

    就跟具體的人要跟誰交朋友是他們自己事一樣,人和動物的關係,最好也是由具體的人自己處理的好。隻是在涉及公共事務的部分,要服從公共的約定,政府根據這個約定,進行管理。比如狗需要打疫苗,要拴養,出來遛狗,要處理狗糞等。在發達國家,看見遛狗人往往帶著家夥,隨時把狗的排泄物收起來。政府要做的,隻是管理——如果有人違規,加以處罰。其實,像貴州思南這樣的城市,別說狗,就是農村的豬也上大街,如果說狗糞不衛生,未必豬糞就幹淨。如果按思南政府的道理,創衛就要殺狗,那麽殺不殺豬?那裏的一樣滿大街走的雞鴨鵝殺不殺?顯然,要真的想創衛,隻能加強管理,加強宣傳,讓人們自覺地把家養的動物管起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而不是動輒言殺。一個衛生城市,首先人們的思想行為是要文明的,動輒屠狗,姑且不論狗是不是人類的朋友,但畢竟是一部分人的所愛,為了政府的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很可能隻是出於一時的政績工程的需要,就強行奪人所愛,剝奪人們養寵物的自由,道理何在呢?這種行為,首先就不文明。即使拿到了所謂衛生城市稱號,也變了味道。

    所以,勸某些地方政府,一個殺字,還是暫且休出口的好。動不動就把強製加於老百姓,不是一個文明的習慣。嚴格地說,政府也沒這個權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