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財神的道德煩惱(1/2)

    梁士詒在民國,人稱財神。不過,凡是被叫做財神的人,雖然人人豔羨,但名聲無論如何都好不了。多少年來,海峽兩岸撰寫的民國史,一提到梁士詒,基本上都是負麵評價。就是在曆史發生的當時,梁士詒也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洪憲帝製,最大的當事人死了,舉行了隆重國葬,最大策劃者袁克定也繼續做他的公子哥,但僅僅是幫忙的梁士詒(作為一個文官,他不幫行嗎?),卻成了帝製罪魁,被明令通緝。幾年後再次出山,好容易做了一任總理,居然被莫須有地打成賣國賊,黯然下台走人。

    其實,梁士詒被冤的曆史,早在1903年就開始了。已經中了進士、點了翰林的他,非要參加經濟特科考試,一考就得了第一名。不想人說,此人梁頭康尾(梁啟超的“梁”,康有為字祖詒),其人可知。意思是說他是康黨。那時候,西太後雖然答應要行新政,等於是繼續戊戌的變法,但對康梁依舊恨之入骨。這樣的流言,老佛爺信沒信不知道,但肯定有作用,這就是中國。在西太後對康梁的恨意中,一場為新政提供人才熬心費力的經濟特科虎頭蛇尾,不了了之。特科的三鼎甲,梁士詒加上第二名楊度、第三名張一麐,都被有心的袁世凱收入帳下。因禍得福,因袁世凱的薦舉,反而在後來的新政中得以發揮才能,成為鐵路交通業舉足輕重的人物。1908年年初西太後和光緒乘火車去拜謁西陵,時任郵傳部鐵路總局局長的梁士詒和直隸總督楊士驤陪同,中午賜飯,西太後隻問梁士詒吃飽了沒有。當年的“梁頭康尾”,此時已經變成了香餑餑。西太後和光緒死後,滿人親貴趕走了袁世凱,跟袁世凱關係密切的梁士詒也難以自全。在遭到彈劾卸任之後,數十人查了三個月的賬,結果什麽問題也沒查出來。說明當年的政治鬥爭,還相對厚道,而梁士詒自己,也真的很清廉。

    武昌起義,袁世凱複出之後,梁士詒也再次被重用。在此後的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權術運作中,梁士詒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手腳並用,連續半個月沒怎麽合眼,待到清廷退位詔書一下,他一連睡了兩天兩夜。被嚇得答應退位的隆裕太後,一直哭著叫著梁士詒和趙秉鈞的名字,要他們無論如何告訴袁世凱,一定要保全他們母子的性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