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人格證書與好人證章

有消息說,上海交大今後打算不僅給畢業學生發畢業證、學位證,還要發人格證書。按我們一般的理解,所謂人格證書,無非是用來證明這個學生品質的優劣。如果真的要發的話,那麽,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會用證書表明,他們在人格上有優良中差的若幹檔次。當然,這樣的證書,如果想要它派上用場,還得全社會的配合。比如學生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不僅要驗看畢業證,還要讓學生交出人格證書。找對象時,對方最好也能如此驗看一番。就像當年學校給學生做的鑒定一樣,放在檔案裏,跟你一輩子,裏麵稍有差池,一輩子就別想有好果子吃。因為走到哪兒,單位都看檔案用人。這樣一來,人格證書就頂事了。否則,學生畢業後,發現自己的人格證書不怎麽樣,就不拿出來,別人也不驗證,發了也白發。 但是,時代畢竟已經到了21世紀,整個社會未必會如此配合我們的大學,想讓用人單位加每個未來的丈母娘,像當年看檔案一樣,驗看人格證書,也許不大現實。所以,人格證書,最好改成人格證章,硬性規定,直接戴在胸前,這樣就沒問題了。這種方法,在大約70年前,已經有位前輩,想到而且做過了。這位前輩,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山西王閻錫山。 閻錫山自打辛亥革命之後,統治山西38年。是中國第一號的不倒翁,任誰統治中國,都奈何不了他。此人統治山西,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喜歡談主義。據他自己講,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乃至軍國主義他都有研究。但他一度最喜歡談的,是好人主義。閻錫山所謂的好人主義,動機也相當純正,似乎一點不比現在上海交大的諸公差到哪裏去。他說,所謂好人主義,就是讓人做好人,做好事。閻錫山是統治者,有操作力。因此,不僅嘴上說說,而且付諸行動,在全社會推廣好人主義。方法之一,就是給他所認為的好人,發放證章。然而,一個社會,有好人就有壞人,還有不好不壞的人。怎麽辦呢?證章上區分,凡是發給正四方形證章的,就是好人。發給菱形證章的,就是不好不壞的人。發給三角形證章的,就是壞人。好人可以為官做宦,壞人就得看著點。警察看見佩戴三角證章的人,一定要嚴加管束。 可惜的是,當年的閻錫山和今天上海交大熱心腸的人們,碰到的難題差不多是一樣的,這就是由誰來劃分,怎麽劃分好人壞人。在當時,社會上的鄉紳或者鄉老多半是不肯做這樣的事情的,因為鄉裏鄉親的,把誰家的孩子劃成壞人,哪怕劃成不好不壞的人,都得罪人,一得罪,就得罪沾親帶故的一大群。如果由政府來劃,政府怎麽就知道這麽清楚?無論怎麽劃,老百姓都會不樂意。同樣,在現在大學裏,怎樣給學生打人格的分數,由學生打嗎?沒人樂意得罪人。由管理人員打,沒有公信力。人們會問,憑什麽他們就有資格給學生打分? 當然,如果強行由政府,或者學校的管理人員將人分成優劣,固定下來,當然不是絕對行不通。但肯定容易變成另一種的強製,一種惡政,跟法西斯就差半步的惡政。改革前的檔案,成分劃分,起的就是這種作用。可以設想,一旦人格證書或者好壞人證章發下來,人就被定格了,顯然涉嫌人格歧視,人的族群的歧視,一種我們曾經熟悉的歧視。我們知道,這種歧視,在任何一個現代社會,都是相當荒謬的。如果由權力部門做出來,應該百分之百有違憲之嫌。 當年的閻錫山,是一個槍把子在握的軍閥,一個喜歡標新立異的軍閥。可是即使這樣的軍閥,也難以實行這樣的政策,將人按“人格”,分成三六九等。在21世紀的大學裏,這樣做就更行不通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怎麽在今天,在號稱最現代、最文明的大學,而且是重點大學裏,居然會有人打著跟當年軍閥一樣的主意,想得還沒人家周全。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