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吃空餉的今與昔(1/2)

    新華社消息,貴州思南縣最近清理機關和事業單位吃空餉現象,一共清理出236人。“‘吃空餉’現象表現在在編不在崗、死亡不注銷、調出不下編、留職不停薪、虛報工資表、冒領養老金等方麵。思南縣清理的236人中,離崗後照樣領取工資的時間最長的超過10年,‘吃空餉’問題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12月18日,新華網)一個不大的縣,居然有兩百多人的空餉可以吃,包括已經死亡的幽靈官員,名下的工資卻一直在發放。吃空餉的實質,是冒領。有些是已經離崗的人員,由於來頭大,離崗不離薪,工資照拿。還有一些則是由小單位把已經調離甚至死亡人員的工資領出來。總之,是大家一起吃國家財政,冒領,冒吃。這種事在其他地方有沒有?肯定有,據我所知,在全國各地,這樣的單位相當多。

    當然,吃空餉這種現象,古已有之。隻是多發生在軍隊,之所以叫吃空餉,就是這個道理,原本吃的是士兵缺編的空餉。這種事,在清朝和民國,特別普遍。原因就是這個時期的軍隊,是國家按人頭撥款,有兵額就有一份餉銀。地方官員,有耗羨(征糧征稅的浮收部分)可撈,領兵的人,沒有地皮可刮,自家要想增收,隻好在士兵身上打主意。一種主意是克扣軍餉,該給十足的給八成,或者六成,甚至五成。比如民國時期一位奉軍士兵接受記者訪談,說一打仗,他們會發雙餉十六元,但七扣八扣,到手隻有六元。但是這樣的直接克扣,容易引起士兵的反彈,弄不好到了戰場上,倒戈相向,事就大了。所以,軍官想發財,最適當的辦法,還是吃空餉。

    吃空餉現象,到清朝中期,已經相當嚴重了。綠營一般都要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空額,有的竟然達到一半以上。中央政府當然也知其弊,但居然沒有什麽好辦法。唯一的招數是派員下來點校,按冊核對。但是,軍隊吃空餉,往往跟國家整體的統治機器鏽蝕具有密切的關聯性。點校大員跟下來查案的欽差一樣,認真辦事的人少。多半是把這差事,當成一次撈錢的機會。所以,各個部隊,應付點校大員,已經形成一套固定的套路。當然,第一位的是要打點到位,該塞的包袱塞足了,才能說別的。其次,臨時雇當地的百姓,套上軍服,拿著家夥站班。如果點校人員還要勘驗士兵的操練,這也好辦。每支部隊都長期雇用若幹武藝高強、弓馬嫻熟的人,到時候讓他們出來給大員們表演一下就行。什麽馬術、射箭、刀槍對練,好看煞人。而且每次點校,都會有一個特別的節目,有人爬杆,爬數丈高的大旗杆。爬杆者在爬的過程中,玩各種花樣,最後摘下杆頂的彩球,畢恭畢敬呈給點校大員,大員的嘴馬上就樂得合不上了。這個節目,暗示了什麽,大家都明白。不僅綠營如此,後來連八旗也這樣應付。一支部隊,除了那幾位專業人士,其他人連馬都不會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