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桀驁不馴的韓寒(2/2)

    按中國的規矩,80後作家的崛起,似乎有點兒早,還沒輪到你們,怎麽就都左一本、右一本地出書了,而且還有那麽多的銷量。作協的人躁動不安,當然可以理解,在那個原本就是衙門的龐大機構裏,70後還沒排上班呢。按順序,走體製,本是我們這個國度根深蒂固而且奉為圭臬的講究,一旦有人把這講究當破鞋給扔了,這邊還拿著當寶貝的人,自然會急。這等於是在文壇的朝廷之外,另起山寨,還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杏黃旗。

    文字上不立異,沒點兒與眾不同,無論如何都立不起山寨,就像水泊梁山沒有一幹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好漢,早就被人滅了一樣。在我們這些人看來,80後作家的文字都有點兒怪,怪,就意味著反叛,所以就立了山寨。但是,同是立山寨,有人是造反,有人是為了招安,果不其然,還真就被招安了,比如郭敬明,連做過文化部長的大作家都出來穿針引線,麵子絕對夠大。反過來再看郭敬明的文字,是挺特別,一個落枕能落得好像掉到懸崖底下,然後生死掙紮攀岩一樣,連嘔吐都跟別人不一樣,一吐,就吐出一團紫色的東西來。總之,在讓你感到特別的同時,也特別的惡心——我的涵養不夠,真的吐了,吐出來的東西很平常,跟所有的嘔吐物沒有一點兒不同。這樣的惡心,跟我看秋雨含淚、兆山鬼哭的感覺居然差不多。因此,別擔心文壇的後繼無人,後麵來的人無論含淚還是哭,都會相當特別,但知趣,乖巧和肉麻,絕對不遜於前輩的。

    我相信,韓寒是會把寨主當下去的,他根本沒想過招安這回事。但是,他的文字,其實一點兒都不怪,很幹淨、利索、直截了當,看他的文字,就讓我想起胡適先生的“八不主義”,不拽文,不用典,不堆砌,有事說事兒,沒事戛然而止,人家去賽車了。韓寒的山寨,主要體現在他的姿態,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對正統的不屑,正統的強大和威嚴,對他來說,等於不存在。說實在的,當初有名牌大學打算特招他入學的時候,我還真以為他會去,很少有人能抵禦這種誘惑,因為那不是僅僅一個大學的名額,這種破格特招,意味著莫大的榮譽,也意味著對反叛者的一種妥協,縱然再反叛的人,遭遇這種難得的妥協,大多都要就坡下驢,可是,韓寒沒有。所以,再後來傳說他加入作協,我就根本不信了。我相信,韓寒也是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虛榮心,也不跟鮮花掌聲有仇,否則他大可以去深山隱居。他大概是不能容忍矯情,不能容忍假招子。

    韓寒的反叛,以及他的山寨,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不經意的產物,這種令某些認真的人哭笑不得的漫不經心,對於正統勢力而言,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基本上是束手無策,拍和打都不行,既然無策,也隻好聽任。韓寒就這樣成長起來了,天不管,地不收,沒有單位,沒有組織,沒有學曆,賣文為生,活得還挺滋潤,一篇博文,動輒幾十上百萬的點擊率,罵的人固然不少,但讚賞者顯然更多。一個又一個無論牙根兒如何癢癢,放狠話,其實都奈何不了韓寒一根毫毛。

    山寨這個詞,自打問世以後,詞義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也許還會有人認為,山寨就是仿製,是粗鄙,是冒牌貨,但在我看來,山寨就是反叛,就是別樹一幟,略等於水泊梁山,或者花果山水簾洞。不過,韓寒的山寨,除了他自己,沒有部眾,上億點擊他博文的人,都是看客,在山寨周圍看熱鬧的人,就算韓寒的粉絲,也進不了他的山寨,因為那個山寨不需要有人跟著搖旗呐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