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大隱隱於市的文人(2/2)

    賣文為生,在台灣被叫作煮字療饑,生計很艱難。如果要想活得好,一要有名,二要高產。民國時候,上海灘上,據說隻有兩個人可以賣文為生而且活得不錯,一是魯迅,有名,稿費高;二是張資平,高產,三角戀愛小說,一寫就是幾十萬字,一篇一篇連載。剩下的人,雖然也寫字,但若想活得滋潤,如果不進政府機關的話,就得進大學教書。我們的刀爾登這兩種情況都不沾,至今為止,他的名氣不大,卻寫的比當年魯迅還少,惜墨如金,每個月掙上千把塊錢足矣,就用這麽點兒銀子生活。據他的老熟人也是老編輯徐曉說,刀爾登的幾個朋友,都是這樣的活法。

    我在此這樣寫他,他肯定不同意。此人是我見過最不樂意出名的人,給報刊寫專欄,無非是生計所迫,不得不寫,但是過了這個界,再做點兒什麽,死活都不肯了。陽光衛視要做一欄讀史類的訪談節目,我推薦了他,任我和製片人巧舌如簧,百般說服,人家就是不出山。依他的意思,書也是不打算出的,寫了東西,如果家裏還有米,就不急著拿出去換錢。還好,出版人尚紅科比我的本事大,幾次三番去石家莊,硬是把他說服了,出了一本書,名字叫作《中國好人》。拿到書,盡管多數文章我都見過,還是一口氣讀完,過癮。

    不樂意出名的刀爾登,是個好父親,比較善於運用胡蘿卜大棒。對自己調皮的兒子,開始是大棒,發現不靈,改成胡蘿卜,用錢收買兒子做好事,後來發現錢散在兒子手裏多了,再跟兒子打牌,一點點把錢再贏回來。我的教育觀點:當今之世,能跟兒子一起遊戲的父親,肯定是好父親。

    這個好父親,可惜我隻見了一麵,瘦瘦高高的,不像刀,倒像根棒子。人很靦腆,不怎麽愛說話,似乎不像傳說中好酒的才子,也許是因為當時人多了點兒的緣故。我們約好了,下次找機會喝酒,一醉方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