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通曆史典故

第二章 史實篇(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到了近代,人們在安陽小屯村一帶發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證明那裏曾經是商朝國都的遺址,就叫它是“殷墟”。

    管仲改革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一時間齊國國力大增。政治方麵實行國野分治的方法,國都為國,其他地方為野,並劃分各級官員的職權範圍,屬大夫管刑獄,縣帥管劃分田界,鄉帥管一般政事,要求他們兢兢業業,不許荒廢政事,不然處以刑罰。每年1月,五屬大夫要向桓公匯報述職,桓公根據政績來進行獎懲。軍事方麵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製度。經濟方麵采取通過減少稅收增加人口生育水平的措施,從而提高齊國的總體人口數量。在經濟方麵,對商業特別是鹽商加以重稅,以補足稅收的差異,並實行了糧食,“準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搶奪窮人的糧食,進一步限製貧富的差距。這也間接承認了農民自由買賣糧食的權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並且還保障了私田農的生產利潤。

    李悝變法

    戰國初期魏國在魏文侯當政期間(前445—前396),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主持變法。其主要內容為: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加產量,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製度,按“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選拔官吏;又製定《法經》,分《盜經》《賊經》《囚經》《捕經》《雜經》《具經》六篇,以加強法製。曆史上稱這次變法為“李悝變法”。李悝變法增加了魏國的國力,使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變法同時開啟了戰國大變法運動的序幕,各國紛紛變法強國,最終匯成了一股時代潮流,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曆時最長、成效最顯著的一場變法運動。

    吳起變法

    戰國初期,楚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楚聲王竟至為“盜”所殺。而此時北方三晉正在興起,國力強大,對楚步步進逼,楚國處於一種十分困窘的境地。在楚國內憂外困之時,中原的政治家吳起從魏國來到楚國。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變法,從打擊大貴族入手,旨在富國強兵。變法的內容是消滅世卿世祿製,任用賢能,因此這又是一次打擊世襲貴族政治、經濟特權的運動。吳起變法打擊了楚國大貴族既得的政治經濟利益,遭到大貴族的激烈反對。變法因楚悼王和吳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吳起變法雖然失敗,但變法卻在楚國貴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吳起變法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在楚國的政治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商鞅於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在位期間以富國強兵為目的實施的改革,對戰國末年秦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製崩潰、封建製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製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製所代替。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商鞅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製、實行土地私有製為重點。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範圍內改變土地所有製的變革。主要內容如下: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製土地國有製,實行土地私有製;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發展封建經濟;統一度量衡。

    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製、建立新的封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為重點。主要內容如下: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製,廢除世卿世祿製,鼓勵宗室貴族建立軍功,以增強軍隊戰鬥力;改革戶籍製度,實行連坐法,並推行縣製;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等。

    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統一中國後為統治思想而采取的兩項重大措施。由於當時奴隸主仍在意識形態領域為複辟舊製度製造輿論,前213年,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除《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百姓私藏的《詩》《書》和百家語。焚書對於古代文化典籍是一個極大的破壞。次年,由於盧生、候生欺騙始皇能得長生不老之藥,敗露後始皇大怒,認為儒生多以妖言惑亂,於是將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於鹹陽,引起了儒生的普遍反抗。焚書坑儒暴露了秦政的暴虐以及當時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離心離德。秦始皇想利用嚴厲的手段鞏固自己的統治,強製推行思想的統一,這樣做隻會禁錮思想,摧殘學術文化的發展,最終激起人民的普遍反抗。焚書坑儒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劉徹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秦漢之際,遭秦始皇焚書坑儒政策摧殘的儒家逐漸抬頭,武帝即位時,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再加上武帝好大喜功,在思想領域,儒家取代了道家居統治地位。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其時代特點,他推崇的儒術,實際上已經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種不同學派的思想,與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漢武帝把儒術與刑名法術相結合,形成了“霸五道雜之”的統治手段,對後世影響頗深。

    鹽鐵之議

    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起用桑弘羊等人,製定和推行一係列新經濟政策,如統一幣製,鹽鐵和酒類官營,實行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等。這雖然充裕了封建國家的財政,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伴隨農業生產的發展,土地兼並現象日益嚴重,廣大農民的負擔愈來愈沉重。鹽鐵官營等政策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至武帝晚年時,已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另一方麵,經過漢王朝的連年出擊,匈奴力量大為削弱,邊患有所緩和。這些客觀情況,促使武帝晚年的政策發生重大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恢複了漢初的“與民休息”政策。

    武帝死後,昭帝繼位。為保證“與民休息”的政策實行,在公元前81年昭帝下令丞相田千秋和禦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賢良文學詢問民間疾苦,賢良文學與桑弘羊意見不一,就漢王朝的內外政策進行了辯論,這就是有名的鹽鐵之議。鹽鐵之議後,雖然沒有廢止鹽鐵官營,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挫折,來自社會中下層的賢良文學活躍一時,酒類專賣廢止,“與民休息”的政策進一步得到肯定,對昭帝、宣帝時期社會經濟的恢複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孝文帝改革

    魏孝文帝即拓跋宏,亦即元宏,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他五歲即位,聰慧機敏。在他親政以後,為了鞏固北魏封建政權,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親政之初,即整頓吏治。這大大改變了官吏冗散的狀況,使百官勤於政事,對完備封建國家封建製度起到良好的作用。公元485年,魏孝文帝頒布了均田令,於公元486年,又下令實行三長製。這一係列改革措施使北方經濟逐漸恢複和發展起來,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

    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開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點是改變鮮卑族內遷者原有的生活習俗,促進鮮卑族積極接受漢文化。主要是在服裝、語言、籍貫、姓氏等四個方麵進行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曆史上的北魏盛期。在他遷都洛陽之後建造了龍門石窟,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永貞革新

    唐朝後期宦官專政,“永貞革新”是一場反宦官集團的革新運動。唐代從玄宗時的高力士開始,出現宦官擅權現象;到肅宗時期,宦官又掌握了軍權。到中後期他們的專恣驕橫,引起皇帝和某些官僚士大夫的不滿。永貞元年(805),順宗即位後,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韋執宜、韓泰、韓曄、陳諫、淩淮、程異等進行改革。主要措施有:革除官吏在正稅以外的進奉,罷去宦官擾民的宮市和五坊小兒,並準備奪去宦官手中的兵權。可惜計劃被視破,宦官首領俱文珍等人頑強抵抗,逼順宗禪位於太子李純,即唐憲宗。二王被貶逐,後王叔文又被賜死,王伾死於貶所,柳宗元等被貶為邊州司馬,革新失敗。曆史上也稱作“二王八司馬事件”。

    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是北宋仁宗慶曆年間的政治改革。宋初以來,大地主兼並土地日益嚴重,戰爭頻發,軍費與歲幣增加,農民負擔加重。慶曆時,各地陸續發生農民起義。統治階級部分人士為克服危機,相繼提出改革意見。慶曆三年(1043)8月,範仲淹任參知政事,富弼為樞密副使。9月,他們提出十項改革方案: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大部分都被仁宗采納,頒行全國,號稱“新政”。但因新政限製大官僚大地主特權,實行時遇到強烈的反對和阻撓。1045年,主持“新政”的主要官員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

    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北宋神宗時的政治經濟改革。北宋中期,土地兼並劇烈,階級矛盾尖銳,國家出現財政危機。王安石為富國強兵,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他主張隻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因此在這次改革中,發展生產是當務之急。他提出國家應製定相應的方針政策,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來發展生產。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製定了諸如青苗、免役、均輸、市場、農田、水利等一係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改革軍事製度,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並改革教育製度,王安石親自撰寫了《周禮義》《書義》《詩義》,即《三經新義》,為學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要求,改善了國家財政,但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新法被廢,不久,王安石也鬱然病逝。

    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明朝政治家。1573年明神宗即位後,張居正自任首輔,開始進行改革。(1)他提出以“考成法”整頓官僚機構,同時決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提高了行政效率;(2)加強內閣職權,抑製宦官勢力;(3)整飭學政,禁止講學,查禁私立書院。這一係列的改革鞏固了中央集權。隨後他陸續實施清通欠、省驛遞、懲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改革措施,在此基礎上,開始改革賦役製度,實行一條鞭法。改革雖然是地主階級內部的改良運動,但對去除積弊、澄清吏治,抑製豪強,減輕農民痛苦,安定人民有一定好處。由於清丈土地和一條鞭法的實行,使國家財政收入大為好轉。但是改革受到大地主勢力頑強阻撓,張居正病卒後,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措施都被廢止。

    洋務運動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係列的內憂外患分裂成“洋務派”與“頑固派”。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利用資本主義發展工商業的手段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恭親王奕是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勢力。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終結。

    洋務派將軍事工業的革新看成是首要的突破點,提出了“自強”的口號。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他們還開辦了一批軍事學校,為國防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隨著軍事工業的創辦,洋務派認識到,強大的國防基礎在於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要求能源、鋼鐵等工業與之配套。同時,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也必須發展民族經濟,與洋人“商戰”“爭利”。於是,他們提出了求富的口號,民用工業和新式交通運輸業也發展起來了。洋務派還開辦了“同文館”,這是中國第一所近代學校,它為中國造就了一批外語和外交人才。這些人的活躍成為以後中國現代化運動深入的重要力量。

    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間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製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一千三百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麵的政策和體製。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製。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日本的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後)的反對,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緒沒有實權及經驗不足,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變法失敗,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但是這次變法將中國推上了革命的道路。

    探尋民族淵源

    匈  奴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統一大漠全部地區並建立起國家政權——匈奴單於國的民族。秦漢時期它稱雄中原以北,公元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曆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地區,北匈奴從漠北西遷經曆了約三百年的時間。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公元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經白登之圍後漢朝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公元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公元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公元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四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公元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餘眾後來歸附於興起的鮮卑。

    公元187年,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公元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公元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乘西晉八王之亂後的混亂局麵,起兵占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公元311年劉淵之子劉聰攻占洛陽,316年攻占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十六國中的夏(赫連氏)和北涼(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

    鮮  卑

    鮮卑是中國古代民族,先世為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喇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鮮卑族占據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十多萬戶均並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2世紀中葉首領檀石槐被鮮卑各部推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軍事聯盟,分東、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統領。東漢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鮮卑以遊牧為生,善騎射,所製“角端弓”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後鮮卑部落聯盟解體。十六國時期鮮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權。特別是拓跋部於5世紀中葉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方達一百四十餘年,並竭力促使鮮卑人漢化。內遷的鮮卑人則逐漸轉向農業並與漢族融合。

    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中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兩家就都是鮮卑化的漢人,其他的如宰相、尚書、侍郎等數不勝數。現在漢族的姓氏“慕容”“宇文”就都源於鮮卑族。

    突  厥

    突厥是中國古代民族。先世源於丁靈、鐵勒。南北朝時鐵勒原住在葉尼塞河上遊,後南遷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突厥是鐵勒的一部,以狼為圖騰。5世紀中葉被柔然征服,徙於金山南麓(今阿爾泰山)。因金山形似戰盔,俗稱突厥,因此以山名為部落命名。因其善於鍛鐵被柔然稱為“鍛奴”。6世紀突厥部落遊牧於金山,初歸附於柔然。西魏時其首領土門擊敗鐵勒,破柔然,建立政權,地域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製,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630)攻滅東突厥。在武則天時期,突厥再度建立後東突厥帝國。約在7世紀末8世紀初,最後亡於回紇。隋末唐初,西突厥勢力強大,中亞和新疆地區都受其統治。但是西突厥奴隸主對境內各族人民橫征暴斂,政權不太穩固。唐朝為了維護對西域的統治和打通與西方國家的交往通道,多次對西突厥用兵。公元657年,終於滅掉西突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