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通曆史典故

第二章 史實篇(2/5)

    孫權、劉備在強敵麵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曆時十六年(291—306)的戰亂。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因此史稱“八王之亂”。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賈後想獨攬大權,與輔政的外戚楊駿發生矛盾。公元291年賈後殺死楊駿,統治階級內部開始發生一連串政治殘殺和戰爭,先後有八個分封為王的皇族,為了爭奪中央政權,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戰,曆時十六年之久。這次戰亂,嚴重地破壞了生產,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永嘉之亂

    從東漢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開始不斷地向內地遷徙。魏晉之際,在北方漢族人口銳減的情況下,胡族內遷形成高潮。在這過程中,內遷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曆史上泛稱為“五胡”。在統治集團內部,西晉諸王為爭奪中央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曆時十六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西晉王朝搖搖欲墜。306年,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為懷帝,改元永嘉。劉淵遣石勒等大舉南侵,屢破晉軍,勢力日益強大。308年劉淵正式稱帝。劉淵死後,其子劉聰繼位。次年,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311年,匈奴兵攻陷西晉京師洛陽,俘虜了晉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史稱“永嘉之亂”。永嘉之亂後不久,懷帝被匈奴人殺害,其侄湣帝被擁立於長安。但這時皇室、士族已紛紛遷至江南,西晉王朝名存實亡。到了316年,匈奴兵攻入長安,俘虜了湣帝,西晉至此宣告滅亡。

    永嘉以後,北方士族大量南遷,這使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國文化第一次移向長江流域,改變了以前重北輕南的文化格局。

    淝水之戰

    4世紀下半期,氐族貴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大,統一了黃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堅強征各族人民,組成九十萬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東晉派謝石、謝玄率軍八萬迎戰。晉軍在洛澗(今安徽定遠西南)大破秦軍先頭部隊,進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後移,以便渡河決戰。苻堅企圖乘晉軍渡河過半時猛攻,於是命令軍隊後退。晉軍乘秦軍後退發起攻擊,秦軍由於軍心早已渙散,在晉軍的攻擊下一退不可遏止。秦軍大敗,苻堅率部下十多萬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淝水之戰後,南北對峙局麵形成。

    隋末農民起義

    隋末農民起義是指從公元610年至618年上百支農民起義軍進行的一場推翻隋王朝統治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

    隋煬帝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公元611年首先爆發了王薄起義,此後起義軍日益增多,鬥爭地區也日趨廣闊,形成了全國範圍的起義高潮。公元616年以後,逐漸形成了三大起義軍,即翟讓領導的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和江淮的杜伏威軍。起義軍打擊地主階級,殲滅隋軍主力,使隋朝統治土崩瓦解。地主官僚李淵也乘機割據一方。

    隋末農民起義規模巨大,起義軍作戰勇猛,指揮靈活,采取攻其不備,誘敵輕進等謀略和戰法,節節獲勝,擊敗了隋軍主力,摧毀了隋王朝的統治,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地主階級,特別是士族大地主,削弱了他們對農民的人身束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中國曆史上出現了經濟比較繁榮的時期。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一場爭權奪利的鬥爭。唐朝建立後,李淵封長子建成為太子,協助處理軍國大事,實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雙全,武功卓著,由此形成兩大勢力。建成聯合四弟元吉,準備除掉世民。公元626年6月4日,世民先發製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殺死建成、元吉。三天之後,唐高祖宣布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這年8月,唐高祖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曆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

    渭水之盟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餘萬人直逼長安。大軍駐紮在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四十裏,京師大震,長安戒嚴。太宗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不久後唐大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便請求結盟。於是雙方在便橋上殺白馬訂立盟約。突厥領兵而退。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這次事件對太宗震動很大,認為突厥反複無常,決定要徹底鏟除突厥。後來,頡利多次背盟南下騷擾,太宗忍無可忍,派李靖、李績等率大軍出擊。公元630年,唐軍在陰山大破東突厥,俘獲頡利。太宗當麵數明頡利的罪狀,但仍授予官爵,賜予田宅,把俘獲的部眾安置在北方邊境地區,設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擔任都督加以管轄。這種寬容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族首領紛紛上表“相率內屬”,尊唐太宗為“天可汗”。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節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於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末年發動的曆時八年的叛亂。由於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權力量被削弱,藩鎮割據勢力興起。公元755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範陽(今北京)叛亂,攻下洛陽。次年稱帝,並攻下長安。公元757年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公元759年安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再攻洛陽。兩年後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公元763年史朝義自殺。叛亂前後曆時近八年,始告平定。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戰亂雖平,但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吐藩對唐的侵擾也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其全盛時代也就從此結束了。

    唐末農民起義

    從公元859年末浙東人裘甫舉起反唐義旗至884年黃巢義軍被鎮壓,這場反抗唐王朝統治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先後長達二十五年之久,特別是黃巢起義,曆時十年。

    由於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唐末政治黑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水旱災害頻繁。公元875年,王仙芝領導山東、河南農民數千人在長垣起義,同年黃巢起義響應。後王仙芝戰死,黃巢領導起義軍,在全國展開流動作戰。公元880年起義軍占領洛陽,第二年占領長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齊。但起義軍並沒有乘勝追擊唐朝殘餘軍隊,致使唐朝統治者又糾集軍隊和地主武裝,向農民軍反擊。公元883年農民軍撤出長安。公元884年,黃巢在泰山附近戰敗自殺。

    唐末農民起義瓦解了唐朝的反動統治,推動了曆史的進程。

    慶曆和議

    從1040年至1042年間,西夏連續對宋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事,宋朝每次都遭到慘敗。西夏雖屢勝,但擄掠所獲財物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通過榷場貿易所得物資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

    1044年,宋朝與西夏最後達成協議。和約規定:夏取消帝號,名義上向宋稱臣;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之民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雙方在本國領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另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兩萬兩千兩,絹兩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慶曆和議達成後,西夏多次派遣使者到宋朝,請求宋朝開放邊境地區的互市。1045年,宋朝政府決定在保安軍(今陝西誌丹)和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的安平皆設置兩處榷場,恢複雙方貿易往來。

    澶淵之盟

    1004年,遼聖宗、蕭太後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東京危急。宋真宗畏敵,準備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才親臨前線澶州(今河南濮陽),宋軍士氣大振;而遼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但北宋統治者無心抵抗,屈辱妥協,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輸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締結,是宋遼雙方力量均勢下的產物,此後雙方停止戰爭,和平往來達百年之久,宋遼邊境得以安定,雙方生產都有所恢複和發展。

    靖康之變

    靖康元年(1126)1月,金軍南下,渡過黃河,直抵北宋東京開封城。宋欽宗派使者赴金營求和。金軍提出:宋須交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騾各一萬頭匹、駝一千頭、雜色緞一百萬匹、絹帛一百萬匹;割讓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三鎮;尊金帝為伯父;以宋親王、宰相作人質,送金軍北渡黃河,才許議和。金軍攻城,宋守軍多次擊退金軍。但宋欽宗仍繼續與金議和,答應了金賠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軍北歸。同年8月,金軍再次南侵,東京城破。宋欽宗親赴金營,獻上降表。從12月起,金軍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庫及官、民戶的金銀錢帛。次年4月,金軍俘徽、欽二帝和後妃、皇子、宗室貴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也被掠去。北宋滅亡。

    紹興和議

    紹興和議是南宋與金在1141年簽訂的和議。宋軍在反擊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勝利,但宋高宗與宰相秦檜唯恐有礙對金議和,解除了韓世忠、張俊、嶽飛三大將的兵權,甚至製造嶽飛冤獄,使抗戰派對投降議和活動無法進行反對。紹興十一年(1141)雙方達成和約: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1142)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了長達十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麵。

    嘉定和議

    金章宗在位晚期,金朝北邊受到蒙古族的侵逼,內部又有各族人民的反抗。南宋重臣韓侂胄便乘機對金用兵,進行北伐。1206年5月,宋分道進兵。初時收複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軍大敗。金人要求懲辦戰爭禍首,主和派禮部侍郎史彌遠等竟殺死韓侂胄,並將其首級送給金人。嘉定元年(1208),雙方重定和約,史稱“嘉定和議”。其主要內容如下:南宋與金由叔侄之國改稱伯侄之國;界與紹興時同,金軍放棄新占的大散關以南地區;一次性賠“軍銀”三百萬兩。這次和議是南宋對金另外一次的屈辱媾和。

    元末農民大起義

    元朝末年,韓山童通過白蓮教宣傳、組織群眾,準備起義。1351年5月,韓山童、劉福通發動起義。起義軍頭裹紅巾,人稱紅巾軍。劉福通起義後,得到了各地的響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北方的“北瑣紅軍”和“南瑣紅軍”,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等。1355年2月,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稱帝,又稱小明王,國號大宋,改元龍鳳。1358年,劉福通遷都汴梁(今河南開封),迎來了北方紅巾軍全盛的時代。在元政府和地主武裝的鎮壓下,各路北伐軍失利,汴梁失陷。不久,劉福通遇害。1352年,朱元璋參加了濠州郭子興的起義。郭子興死,朱元璋繼續領導這支起義軍。以後,朱元璋渡江南下,建立了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中心的根據地。朱元璋采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組織屯田,保障自身物質基礎。1364年,朱元璋即吳王位,設置百官。1367年12月,朱元璋正式即位,國號“明”,以應天府為國都。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大軍北伐。1368年7月,元順帝北逃。不久,明軍進入大都,元朝滅亡。

    元末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解決了北宋以來長期積累的土地兼並問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靖難之變

    1398年,朱元璋死後,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即與信親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及城內布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燕王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建文帝以為準備停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燕王,但是沒有成功,燕王朱棣立即起兵南下。這時建文帝已無大將可用,隻好起用幸存的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紈袴子弟李景隆繼續討伐,均被朱棣打得大敗。戰爭曆時四年(1399—1402),結果朱棣得勝,占領南京,即皇帝位,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

    土木堡之變

    1449年2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兩千餘人進貢馬匹,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同年7月,也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進攻遼東;西路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分為兩支,一支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進攻大同。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下,一意孤行,決定親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五十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征的文武大臣卻不能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3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饑渴疲勞,倉猝應戰。瓦剌軍四麵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明英宗被俘。隨征大軍幾乎全部戰死,明五十萬大軍“死傷過半”。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堡之變”。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城市民變

    城市民變是明朝萬曆、天啟年間(1573—1627),廣大城鎮、市民、生員、鄉紳反對礦監稅使與封建權貴的鬥爭。參加者主要是商人、工匠、鄉紳等。民變多起因於礦監稅使的瘋狂掠奪。城市民變與農民起義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在興起的城市社會力量反對腐朽的封建統治,要求改革政治,保護工商業發展的願望,但他們缺乏長遠目標,也沒有同廣大農民或其他被統治勢力相結合,鬥爭孤立分散,因而鬥爭成果並不顯著。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花費三十年時間統一了東北女真部落,並於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此時,後金國兵精糧足,努爾哈赤不滿足偏居東北,逐漸把目光轉移到日益腐朽的明王朝。1618年4月,努爾哈赤公開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金兵兵臨撫順城下,明守將李永芳畏敵,開城投降。7月,後金軍攻入鴉鶻關,攻占清河堡。至此明撫順以東諸堡,大都為後金占領。明廷在遼左覆軍損將後,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後金的戰爭,企圖一舉消滅建立不久而勢力日盛的後金政權。1619年2月,明各路大軍二十四萬雲集遼沈,兵分四路,分進合擊,直搗後金政治中心赫圖阿拉,一舉圍殲後金軍。當時,後金的八旗兵力共六萬餘人,與明軍相比,處於劣勢,決定采取“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個擊破的作戰方針。結果明軍大敗。

    努爾哈赤的勝利,不但使後金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為日後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明軍自遭此慘敗,在戰場上完全陷入了被動,被迫采取守勢,遼東局勢日趨危急。

    明末農民起義

    明朝末年,陝北地區連年災荒。1628年旱災嚴重,但官府仍照舊催逼租稅,農民忍無可忍而起義,湧現出高迎祥等領導的十幾支農民軍。高迎祥稱闖王,死後,起義軍擁李自成為闖王。主力分成兩支,一支由李自成率領,一支由張獻忠率領。1640年,李自成軍進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受到民眾歡迎。1643年,起義軍占領西安,次年建立政權,國號大順。1644年攻入北京,崇禎死。李自成進軍北京,沿途宣布“五年不征,一民不殺”“平買平賣”,又宣布凡被地主侵占的田地農民都可以認回耕種。農民軍紀律嚴明,禁止私藏金銀、占居民房和踏壞田苗,受到民眾的歡迎。起義軍占領北京後,李自成率軍在山海關欲招降吳三桂,但吳三桂降清,與多爾袞合兵夾擊,雙方兵力過於懸殊,起義軍敗,回師北京,撤退至西安,欲以陝西為基地再起。李自成輾轉至湖北九宮山時,遭地主武裝襲擊而身亡。張獻忠的農民軍在長江中下遊作戰,後占領成都。清軍入關後,張犧牲。農民軍餘部繼續同清作戰,堅持鬥爭二十餘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