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啞巴當首富

第536章 包子,生煎饅頭(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包子啊?”小於幾個就都有點失望。

    老六斜了他們一眼:“包子怎麽了?吃過包子是不?羊肉包,牛肉包,灌湯包,燒麥,叉燒包,奶皇包,蟹黃包,小籠包,醬肉包,水煎包油煎包,肉包素包,都吃過?我看你就吃過粘豆包。”

    “他還吃過大菜包子,他媽就喜歡弄那個。”小張笑嘻嘻的揭小於老底兒。這年頭其實家家都差不多,吃的喝的就那幾樣,菜包子已經是正經的好東西了。

    “這不都是包子嗎?”小於有點不太服氣。這會兒人的見識普遍都是這樣,認知上也就淺薄了一些,說白了就是沒見識,眼皮子淺。

    “那可不一樣,那差別可就大了。”老趙拍了拍小於的肩膀。

    “你吃過西南那邊的糯米燒麥嗎?”老六扭頭問老趙。這家夥的以前挺神秘的,好像哪哪都去過一樣。老六也沒深問,但是心裏還是有點好奇的。

    “沒,”老趙搖了搖頭,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看著就感覺不太好吃的模樣,我吃過肉粽子,那個感覺還行。還有西疆的烤包子,習慣了還是有點好吃。”

    我靠,還真是從南到北由東到西,到處都去過。

    “我吃過灌湯包,”小張說:“汴京灌湯包,那玩藝兒燙嘴,還挺貴的。”

    汴京灌湯包出名比較早,在關外不少城市都有店,吃到這個到是沒什麽稀奇的。不過確實挺貴,看樣子這小張家裏條件也是相當不錯的。

    申城的生煎包和醬肉包都比較出名,是本地人很喜歡的食物,但其實這兩樣都不是申城本地的東西,是從中原和巴蜀傳過來的。

    很多東西都是這麽個樣子,莫名其妙的在哪裏就火起來了,受到追捧。像麻辣燙是冰城的,蓉城的韓包子是溫州人弄的,奉天的吊爐餅是冀州人幹的。

    這個其實沒必要較真兒,管他是哪裏誰幹的,好吃就行了。

    和平飯店三邊有十幾個門,其中前後共有五個門供客人通行,中山路上的正門反而是走的人最少的,後來幹脆就關閉了。

    幾個人從津門路上的大門出來,順著津門路往西逛。剛才老六在樓上看到的那個路邊包子攤就在那邊不遠的胡同口上。這會兒這種露天的生煎攤子在申城到處都是。

    一出來就感覺到一種壓抑,狹窄的巷道夾在兩麵的高樓之間,抬頭隻能看到一線天,就感覺兩邊的大樓在向中間傾斜一樣。

    其實這就是視覺效應,巷子還真不算窄,十幾米總是有的,可以並排走三台汽車的樣子,兩邊密密麻麻的停滿了自行車。

    巷子裏看不到什麽積雪,就是有點濕漉漉的,看自行車的老大爺披著舊雨衣站在那裏望天兒。看自行車在這會兒算是高收入工作了。

    隨著申城的發展,大學生和外省人不斷湧入,申城的本地人工作越來越難,基本上都是從事這一類型的工作,保安啊,保姆和保潔什麽的。

    其實大城市後來都差不多,外地人建,外地人用,外地人帶來繁榮也推動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