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奇遇

第213章 薩滿(3/3)

    有學者認為山頂洞人的文化遺存所表現出來的尚紅觀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對特定的女性經血的崇拜,換句話說……實行生殖崇拜。”①“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唯有女性的經血才是生命的來源。”②《薩滿教與神話》一書,對原始的血祭血殉遺風提供了許多實際調查資料,如血殉血祭的內容、方式、來源、分布的地區和民族等,均作了詳盡介紹。甚至在祖先崇拜觀念下派生的偶像崇拜,亦留下了血殉血祭的遺跡。作者依據查閱資料和征集所得,掌握了薩滿教神偶較多的情況,品種多達數百,形貌千奇百怪,簡直像立體的《山海經》。這些神偶的嘴上、身上“都有一層很厚的暗褐色血痂、堅硬閃光”(325頁)。因為在薩滿觀念中,認為神偶是有靈魂的,“靈魂隻有天天飲血,才會有靈性,延續生命。”(325頁)這些都證明崇紅或崇拜血的顏色,並不一定都與生殖崇拜有直接關係,似乎源於比生殖崇拜更古老的靈魂崇拜,及由此而衍生的生命崇拜。作者談到薩滿教有氣、魂、血三者相關聯的信仰,它們“相輔相成,相補相生,同生同在,同存同亡。”(89頁)血作為生命的象征,也是當時原始的醫學。他從薩滿的“神祇原道觀”、“多層天穹觀”、“宇宙三界說”和卜術等神事活動,考察了薩滿的宗教觀,又從神話與原始崇拜和祭禮的關係,確認了宗教與神話互依互補共存的關係。

    ②《天官大戰》中的女王國

    在原黑水女真中流傳的《烏車姑烏勒本》(意謂“神龕上的故事”),按內容取名,又叫《天宮大戰》。富育光在《薩滿教與神話》一書用了兩萬言左右的篇幅選錄了我國這一故事的唯一的內容相對完整的傳世本。此本得之於他的先父及其先父之友,是他們從滿族一個叫白蒙古的薩滿那裏搜集的。白蒙古得之於何人傳授,便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言得之於一位白發婆的夢授。顯然不是事實。這白發婆的身世行跡已神話傳說化,是康熙年間黑龍江右的薩哈連水的土著女薩滿,叫博額德音姆,騎九叉白鹿,吹一束白鹿毛管卜,手擊魚骨,能歌善舞,能治病,並能急流渡江,神遊於黑龍江兩岸上下說唱薩滿神話。這個傳說有曆史的內核,說明《天宮大戰》有跡可尋的是出自於這位女真後裔的白發婆。

    從該書選錄的內容看,《天宮大戰》實際是女真先民流傳下來的創世史詩,規模宏大,從宇宙之形成、人類的來源、洪水遺民、文化的創造,應有盡有。凡是一般創世史詩所具備的內容,它都囊括其中。因此,顯示了它的一般文化史的價值。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它還有其特殊的文化史價值,即在其他民族的創世紀中所未曾見到過的內容。至少有這幾方麵:

    第一,這是一個龐大的女兒國,從天體諸神到地上的各種自然物的、精神文化的神靈,無不是人格化的女性。女神約在三百以上。這是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資料中極罕見的。

    第二,這個女神王國的統屬關係不明顯。出生於七彩神光的阿布卡赫赫,是偉大的創世者,育出了宇宙,是神們和人類的始祖母。但是,在他最危急的時刻,又得到眾女神自覺自願,而不是受命或被調遣的支持。這無疑是女酋長的集中和神化。

    第三,越是原始時期,人們之間為擴張土地、增加人口、掠奪財富而進行的廝殺,無所謂正義與非正義,一直到典型的英雄時期仍是如此。而《天宮大戰》中女神為抵禦九頭惡神耶魯裏,雙方反複地不斷交戰,善觀念卻那麽明確。中心主題是: 女兒王國是被欺淩的、正義的,雖然經曆萬千磨難,但必勝;以後再這樣我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