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尾花下的戀慕

第52章 一個人(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多巴胺是如何給我們獎賞的呢?

    在經典的“猴子燈泡實驗”裏,科學家把微電極植入獼猴大腦中多巴胺細胞聚集的地方,然後將猴子放入一個裝置,其中有兩個燈泡和兩個盒子。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燈泡亮起,其中一個燈亮表示右邊盒子裏有食物,另一個燈亮表示左邊盒子裏有食物。

    猴子雖然花了一段時間,但它們很快找到了規律。

    一開始,它們會隨機打開盒子,它們並不知道盒子裏有沒有食物,如果有,猴子的多巴胺細胞會被激活,它們非常滿足。

    找到信號的規律後,猴子隻要看到燈泡亮起,就會準確找到有失誤的盒子,於是,它們釋放多巴胺的時機,從打開盒子的時刻,變成了燈泡亮起的時刻。

    這能證明什麽?

    一開始,哪個盒子裏有食物是不確定的,猴子的驚喜來自於找到有食物的盒子。後來它們意識到,亮燈意味著它們能找到食物,驚喜就變成了哪個燈會亮。

    圖片

    人們在情感上的追求也是如此,電影《最好的時光》裏說,你想和他在一起,他也想和你在一起,你知道你們一定會在一起,但不知道會在什麽時候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時光。

    多巴胺的衝動、新奇感,來自於預期的不確定性。

    還沒有在一起時,收到對方的留言,不知道說了什麽,會充滿期待。在一起時間久了,對方會做什麽、會說什麽,大部分都在意料之中,多巴胺衝動也隨之消退,新奇感也就消逝了。

    所以愛是真的會消失。

    圖片

    在很多出軌的故事中,當事人原本生活美滿,“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非要去外麵找刺激”。

    的確,多巴胺是貪婪的,它促使你不斷追求更超出預期、更能帶來刺激和驚喜的東西,就像很多人明明已經財務自由、功成名就,卻依然不願退休,想要更高的成就。

    《貪婪的多巴胺》中有一個有趣的說法。

    低頭向下看,你會看到什麽?你的手、桌子地板,也許還有一杯咖啡、一台筆記本電腦,或者一張報紙,這些東西你都可以觸碰到。

    抬頭向上看,你看到了什麽?天花板、牆上的圖畫,或者是窗外的東西,樹木、房屋、建築物和天空中的雲彩,以及遠處的事物。如果你想觸碰它們,就得花點兒精力,甚至借助工具。

    圖片

    所有事物都可以分為兩種,觸手可及的,和需要付出一定的思考、計劃、努力才能得到的。

    對大腦來說,這個區別是一道分界線,兩邊是兩種差別極大的思維方式,以及應對世界的方式。

    觸手可及的東西,是被神經遞質所控製的,它們讓你體驗滿足感,享受你當下擁有的一切;而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的東西,則是被多巴胺所控製的。

    多巴胺能夠激勵你去追求、控製、擁有你無法立刻擁有的東西,不僅是物質的東西,還有看不見的知識、愛、影響力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