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二七七章 臼炮(2/3)

    自己都說不清楚的東西,你提出來,叫製鐵所給你鑄造,結果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反而白白浪費了人力物力。

    所以,他也沒有對製鐵所提出什麽過高的要求,相反,他提出的要求都是最低的要求。

    楊振叫製鐵所鑄造的所謂火炮,就是他多少還算清楚一點的臼炮。

    其實,這個時代使用的那種裝填石彈的大口徑虎蹲炮,就已經有點後世各國臼炮的樣子了。

    這個時代的箍桶匠和鑄鍾匠,都能夠製造這樣的臼炮,因為這種臼炮說白了跟一個直上直下的大鐵桶子,或者寺廟裏鍾樓上懸掛的銅鍾,並沒什麽實質上的差別。

    同時,這種大口徑的臼炮,就像明朝軍隊裏曾經裝備過的那種碗口銃一樣,又把碗口銃的口徑擴大了幾倍而已,讓它的倍徑比率變得更小了而已。

    楊振安排製鐵所鑄造的所謂臼炮,其實就是一種更大口徑的改進款虎蹲炮,或者碗口銃罷了,是一種炮管粗短、彈丸初速較低,利用仰角發射,形成拋物線型彈道的短程火炮。

    當然了,這也是一種兩用炮。

    在楊振弄出可用的開花彈以前,他要用這種口徑更大一點的臼炮替代虎蹲炮,用來在平原或者山地伏擊戰中,裝填上大量的散彈射擊敵人。

    尤其是,如今有了黑錫鉛子以後,先遣營擁有海量的鉛子散彈可以使用,一門大口徑臼炮,一次就能裝填幾百顆散彈,同時又不用擔心膛壓過高而炸膛,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想到這裏,楊振的心情也從剛才初聽製鐵所一共才弄出來幾杆火槍的失望中,重新恢複了過來,笑著對王守堂說道:

    “王老先生啊,咱們先遣營的槍炮自造問題,可是要著落在你們製鐵所的頭上了!從你剛才說說的銃管打造上看,你們很用心,從我這次使用你們打造的短管火銃看,也很精良!

    “一個月五杆火槍,外加五根未加銑削內壁的銃管,這個產量,可是有點少了啊!包括我說的那種臼炮,其實鑄造起來也並不難嘛!口徑大,身管又短,這是鑄鍾匠們都可以幹得了的活計嘛!”

    楊振說完這些話,想起方才王守堂所說的銅炮,就又接著對王守堂說道:“這一回,李祿從熊嶽、蓋州城裏拆回來了好幾口大大小小的銅鍾!今天一並移交給你們製鐵所了,銅好熔化,回頭你們再鑄幾門銅炮出來!”

    楊振說到這裏,腦海裏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來,當即有點興奮地對王守堂說道:

    “眼下說起鑄炮,倒叫我記起一個辦法來!王老先生,你且先說說,你們平常鑄造銅炮鐵炮,是如何一個鑄造方法?!”

    王守堂先前見楊振臉上沒有表情,知道他嫌製鐵所產量對於火槍火炮產量太小,對製鐵所的表現不甚滿意,正想著如何解釋一番,現下卻又見他突然興奮問詢,當即答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