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二七七章 臼炮(3/3)

    “還能是什麽辦法呢?製鐵所采用的,正是咱們大明朝軍中最管用的辦法!先找了圓木去芯,把它內外打磨光滑,粗細與所要銃炮口徑相當!

    “然後以圓木為型製作內外兩套泥範,泥範陰幹,然後小高爐熔化銅液、鐵水,就著泥範澆鑄!這就叫範鑄法!從古至今,都是這般做法!”

    說到這裏,王守堂見楊振一直笑嘻嘻地看著自己,當下壯著膽子為自己和製鐵所解釋了幾句:

    “大人!銃管打造十分困難,鑄炮也並不容易!曆來泥範隻能使用一次,你道這幾套泥範就要耗費多少時日?沒有半個月光景可是下不來啊!

    “當然了,大人要是一味求快,咱們倒也能快起來,可是一旦快將起來,這個泥範不能陰幹,或者其中稍有雜質,火炮就是鑄造出來,那也是廢品,一用就炸膛,反倒不是一門是一門呢!”

    聽到這裏,楊振已經知道其中的緣由了。

    泥範鑄造法的確是又慢又低劣,既沒有效率,也保證不了質量,完全靠熟能生巧的所謂經驗,一不小心,弄出來的就是廢品。

    “你說的卻是沒錯!王老先生,我絲毫也沒有怪罪你們製鐵所的意思!但是我這裏恰好有一個方法,管叫你們事半功倍!再也不用擔心泥範不能重複使用的問題!”

    楊振這話一出,不光是王守堂一下子瞪大了一雙老眼看著他,就連潘文茂、張得貴和李祿也一起驚疑地看著他,仿佛是在說,哪裏可能會有這樣的好辦法?!

    楊振見眾人一瞬間都盯著自己,當下笑著說道:“範鑄法,還是範鑄法!不過今後要把泥範,改成鐵範!

    “改成了鐵範鑄炮之後,隻要有一套鐵範,你們製鐵所就能通過範鑄法,源源不斷地鑄造出無數門身管、口徑完全一致的臼炮!

    “而且,采用了鐵範鑄炮以後,就再也不同擔心泥範澄澈不清雜質的問題,不用擔心泥範出砂眼有裂紋,導致鑄炮失敗的問題了!”

    “鐵範?!把泥範改成鐵範——”

    聽了楊振說的這番話,王守堂先是一驚,繼而一喜,隨後坐在石凳上,不住地重複著鐵範兩個字,像是在喃喃自語一般。

    楊振和其他人也都不打擾他,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等著王守堂的心情平靜下來。

    片刻之後,王守堂突然站了起來,繞道石桌的一邊,衝著楊振躬身作揖,一躬到地,並且嘴裏說道:

    “小老兒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經營鐵冶,打造鐵器,也曾為寧遠城裏的駐軍,鑄造過幾款銃炮,卻是從未想到過要用鐵範的問題!今日總兵大人一席話,直如叫醒夢中人啊!

    “此一技之長,乍看似不甚起眼,可是若鐵範鑄炮成功,卻足以令小老兒父子名垂匠史了!對此秘技,大人毫不藏私,將此授予小老兒,小老兒怎敢不為大人肝腦塗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