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百五十四節 秋賦(十九)(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熊卜佑開口了:“吳老爺!王師爺!”他拱了拱手,“聽聞這次縣裏出了大事。有人恐嚇城裏的士紳大戶,連劉先生家也有賊人射箭恐嚇,全縣為此都驚擾不安。”

    王兆敏原來還想提起此事,見他主動提起,便道:“確有此事。隻是事情甚為棘手啊……”

    熊卜佑卻一臉懵懂無知的模樣:“有何棘手的?”

    王兆敏心想你知道了還裝!但是此話不便明說,反正自己原來的打算是李代桃僵,不提恐嚇之事,隻講“騷擾地方”,把事情混過去就算完事。

    不過自己的這番苦心,要讓髡賊見情才是。他斟酌了一番字句,才緩緩道:“此事一無旁證,除了幾柄小刀、箭和揭貼,也無有力的物證。指證何人所為頗為不易……”

    他不說“破獲案子”,而專談“指證”,暗示澳洲人:這事情的主使我們知道,就是不準備再細查下去了。

    “不容易破案?”沒想到熊卜佑卻根本沒領會他話中的隱晦之處,大談自己既然在本地落戶,也是臨高子民,同樣要為建設“和諧臨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王兆敏暗暗苦笑:這縣裏的“子民”若都和你們一樣,天下還有誰想當官?“刁民”倒差不多,不對,連刁民都算不上,簡直就是土皇帝。

    按照王兆敏的心得:髡賊每次高談闊論“和諧”論之後必然沒有好事,果不其然,熊卜佑緊跟著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澳洲在偵緝辦案上極有一套辦法,既然現在同為臨高之民,也要為老父母分憂。這次的案子,就由我們這位周洞天來協同辦理吧!不是我誇下海口,三天之內,此案必破!”

    吳明晉開始聽他言語中並無要舉旗造反要自己參與接受偽職的意思,已經放心下來,現在忽然聽聞他提出了要辦案的要求,驚訝的嘴巴都張不開了。

    王兆敏也大吃一驚。辦案?不管是剿匪、征糧、修路還是開礦……澳洲人的這些舉動他大致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唯獨這辦案到底所為何來?辦案當然也有好處,但是這好處對澳洲人來說也實在太可憐了。

    再者此事明白不過就是陳明剛指使。要按王兆敏的想法,一麵是澳洲人要拉攏的以劉大霖為代表的縉紳們,一麵是上躥下跳為澳洲人征糧聚斂的陳明剛。澳洲人應該是裝聾作啞或者采取和他類似的“和稀泥”的態度才對,哪有這樣自找麻煩的?

    “這個――”吳明晉不等王兆敏開口,已經語無倫次起來,“大明從無此例……”

    “沒有先例,我們就創造先例嘛!”熊卜佑毫不以為意的說了個新詞,“這事就這麽定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