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一百八十三節 巡回下鄉(1/4)

    類似劉家寨這樣的結寨的土圍子在臨高不少見,在當時的中國各地也很普遍。堡寨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應付官府,納糧完稅一分不少,但是官府也很難管到裏麵的事情。穿越集團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的時候,劉家寨一樣派出了代表,推選了聯絡員;交糧派丁,顯得非常順從。開始農村全麵剿匪行動的時候,劉家堡卻很客氣的拒絕了工作隊進駐,但是對剿匪工作很配合,不管是征調鄉勇執行任務還是供給物資都是叱吒立辦。負責進行剿匪的工作隊和陸軍都無可挑剔。

    但是這樣的順從並不能令穿越集團滿意――他們理想中的社會形式是對政權對基層的絕對控製力。雖然這些堡寨不會違礙任何統治者的要求,但也是毫無忠誠度的臣民,關起門來成一統。不管是土匪,官軍還是他們這些人,一概都會應付,對維係地方穩定有它的積極作用。壞處就是一旦時勢發生變化,翻臉比翻書還快,統治者很難將其視為穩定的後方基礎。

    “不把鄉村的堡寨搞定,我們就是一戰國大名。”文德嗣在民政工作會議上指出,“這些堡寨主明著對我們百依百順,暗中說不定都勾結著土匪海盜和官府。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就會倒戈相向!”

    現在這劉友仁既然親自來學習,鄔德當機立斷,和吳南海商量,要派最得力的人進到劉家寨去搞農技指導、搞社會工作,從這方麵打開突破口,逐步爭取這些半獨立性的鄉村堡寨與穿越集團結盟。

    “我們還為大家開設了農資商店,大家有興趣可以到一樓去看看,有什麽需要的東西。”吳南海故作神秘道,“剛進了一批農具……”

    參加培訓的眾人立馬就從教室力走空了――臨高的鐵農具是稀缺物資,何況這是澳洲人的農具,澳洲人的東西一向以精巧好用著稱,能搞到一件不但有用而且在鄉黨裏大有麵子。

    天地會的農資商店就設在天地會的一樓,門朝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條。裏麵陳列著各種農資用品。都是機械廠和木製品廠新近為了農業推廣運動生產的。這裏暫時還沒有堪稱“大殺器”的新鮮玩意。陳列的都是大家認得的東西。但是現代工業能力製造出來的產品在質量、外觀和造型上的優勢還是讓土著們流連忘返。

    “同樣是把鋤頭,怎麽澳洲鋤頭看起來就這麽秀氣。”符不二感慨道。

    “這麽秀氣,怕不經用吧?”有人懷疑道。

    “不經用?澳洲人的東西好用耐操可是出了名的呀。”

    “就是,你看這鋼口,比城裏李鐵匠的鋤頭可好多了――他那個鋤頭,脆的要命!一會就崩口子了。”

    “這個我要了,還有這個,這個――”

    “不管了,我每樣要一件,不三件吧。”這是財大氣粗的。

    也有沒什麽錢的,隻好縮在後麵看,滿臉都是羨慕的神色,但是囊中羞澀,想來這麽好的東西價錢也不會便宜――李鐵匠粗製濫造的鐵器都不便宜,更不用說這個了。

    “這批農具的總量隻有五十件,每戶限購四件。每種一件。”葉雨茗說。

    眾人發出一陣可惜的歎息聲。

    “四件就四件,要多少銀子?”

    “不用銀子。”葉雨茗說,“本店隻收臨高糧食流通券。”

    這下大夥傻眼了,流通券這東西他們都知道,是澳洲人發的一種寶鈔類的玩意。除了東門市和周邊的一些地區之外沒人用這個――一張紙當錢花,想著就不放心。

    “用銀子不成?”

    “不成,隻收流通券。”葉雨茗笑容可掬。

    下麵嘀咕了一陣,有人又提出要用銀子兌換流通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