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一百八十三節 巡回下鄉(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用銀子不能兌換流通券,不過糧食可以。”葉雨茗說,“大夥到德隆糧行去辦就是了,一米糙米可以換一元。”

    當下就有人關照手下的長工和奴仆,趕緊回去取糧食上東門市去兌換流通券。銀子不一定人人有,糧食對中小地主和富農來說就很充裕了。鐵農具的價格並不便宜,農資商店定的價格從50元到100元不等。

    對於那些一時間拿不出米來換流通券的人――比如路大他們,還有幾個雖然是家裏有些田地但是最近因為各種情況家中周轉不靈的。早就等候在旁的糧行行長嚴茗馬上就出來推銷徳隆的小額助農貸款業務了。為了充分考慮農民的能力和接受度,嚴茗設計的這種借款是無抵押的,按月計息,每月的利息是2%,秋收後一次性還本付息。

    這樣的利息大致和臨高目前的農村借貸市場上的水平持平,處於中低檔次。嚴茗認為這個利息對參加種植計劃的種植戶來說不會有太大的還款壓力。

    德隆借出去的是流通券,回收的也是流通券。貸款人如果手頭沒有流通券的話,就得先到德隆用糧食換成流通券再還貸。這種多一道手續的做法實際上是金融部門期望通過放貸來強製擴大流通券的流通。哪怕就是在土著手裏待幾分鍾,也給了他們一種使用流通券的概念和信心。

    嚴茗唾沫橫飛不厭其煩的講了大概五六分鍾,下麵的人還是沒有反應。顯然這突然冒出來的好事讓大家有些不知所措。也沒人敢出來第一個嚐鮮――這個借錢可不比鄉裏鄉親之間的借貸,髡賊的錢是這麽好借的?大夥都有這樣的想法。

    最後還是拗不過鐵農具的誘惑,在嚴茗的再三保證之下,又有張有福作保,保證這裏麵絕對沒有貓膩,加上穿越集團苦心經營,在臨高總算有了點信譽,餘下的人終於貸款了。把個嚴茗累得一頭汗。

    “小葉,你們這天地會真不容易。”嚴茗深有感觸。

    “其實好多了。畢竟我們有了點基礎。畢竟這一年來,沒有失信於民的地方。”

    “要我說,還是花力氣大搞集約化農莊好。”嚴茗看著自己收來的一堆剛按上手印的貸款文件,“那這麽複雜,直接把這些農戶地主都逼得破產了,再雇到農莊裏當勞工。”

    “你夠狠!不過我們還是吃虧在人太少這方麵了。農委會搞這個天地會計劃,就是為了扶植一批私營的集約化農莊來承擔農業生產,免得我們事事都要親力親為――我們隻要掌握上層建築就好了。”

    “原來是這樣!”嚴茗點點頭,“我有點理解執委會的思路了。”

    符不二從學習班回來之後,亢奮的象什麽一樣。在學習班裏他不但學了不少新式的農法,還參觀了土著極少能夠涉足的農莊――一句話大開眼界。

    隻是老婆再一次的給他添了煩惱。花了好幾百斤米買回來的農具被老婆痛罵了整整一個多時辰,符不二一怒之下把老婆痛打一頓幹脆不理她了。自顧自的關照人把家裏的農具都收拾起來,耕牛洗刷喂精料,準備等農技員一到就大幹一場。

    他這樣每天翹首以盼,終於等來了他夢寐以求的高產種子和農技員。當一個年輕的髡人獨自一人背著個大包出現在村口的時候,美洋村全村都轟動起來了――髡賊還從來沒到美洋村來過!年輕的姑娘都被叫回了家,符不二的長輩,村裏的首富符有三幹脆嚇得裝病躲了起來。

    這個年輕的髡賊不知道自己惹起了這麽大的騷動,一邊咒罵著一邊從田埂路上拔出糊滿了黃泥的腳丫子。一雙解放鞋已經被爛泥裹成了兩個大泥團。他穿著一身標準式樣的“澳洲服”:綠色對襟小褂,頭戴後麵掛著屁股簾的殖民地式藤胎竹皮銅盆涼帽。正是萬裏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