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鹹增苦滋養心氣:小雪以後,自然界真正進入到萬物收藏、陽蟄陰浮的時節,人體的腎氣相對旺盛。《四時調攝箋》中講,“冬日腎水味鹹,恐水攻火,故宜養心”。意即冬季的飲食調養不宜過多食用鹹味食物,以免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致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養神,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

    推薦小雪養生菜

    小米桂圓粥:取小米100克,桂圓肉15克,大米10克,白糖適量。將小米和大米分別淘洗幹淨,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桂圓肉,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即可。

    早晚餐食用。此粥可補心腎、益腰膝,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腰膝酸軟症。

    胡蘿卜燉羊肉:取胡蘿卜300克,羊肉180克,料酒15克,蔥末、薑末、蒜末各5克,白糖、鹽、植物油各適量,香油少許。胡蘿卜與羊肉洗淨瀝幹,並將胡蘿卜及羊肉切塊備用。將羊肉放入沸水焯燙,撈起瀝幹。鍋放入植物油燒熱,將羊肉放入大火快炒至顏色轉白。將胡蘿卜塊、水和適量料酒、蔥末、薑末、蒜末、白糖、鹽一起放入鍋內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約1小時後熄火,加入香油即可起鍋。此菜可補虛弱、益氣血。

    【宜用溫補腎陽的藥膳】

    小雪節氣宜用溫補腎陽的藥膳。肉蓯蓉、鎖陽、補骨脂、鹿茸等有很好的補腎功效,搭配牛肉、羊肉、雞肉等溫補性的食物一起做成藥膳,溫補腎陽的效果更好。

    補腎潤腸飲:取肉蓯蓉、瓜蔞仁各15克,炒枳殼9克,升麻3克,鬱李仁6克,懷牛膝、火麻仁各12克,水煎50分鍾,溫服,每日1劑,每日2次。此飲具有補腎降火,潤腸通便的功效。

    方中肉蓯蓉味甘鹹,性溫,歸腎、大腸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肉蓯蓉“補而不峻,故有從容之號”。因此,肉蓯蓉有補腎而不傷陰,潤腸通便而不傷身體的功效。

    鎖陽胡桃粥:鎖陽、胡桃仁各15克,大米100克。鎖陽煎水取汁,胡桃仁搗爛,與大米一同煮粥食用。本方鎖陽、胡桃仁能補腎陽,潤腸通便,用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

    【保精防寒邪,常練幹浴功】

    暖足避邪侵:足部離心髒最遠,一旦受涼,將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多種疾病。手腳冰冷時用火烤不可取,如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舒縮紊亂,造成組織壞死,形成凍瘡。可用溫水泡足。

    注意頭部保暖: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刮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中醫理論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集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外出一定要戴帽子,以保護陽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