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益肺生津,養收順天地秋氣

    【黃帝內經立秋養生經】

    每年公曆的8月7—8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

    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農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穀熟也”。

    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但盛夏餘熱未消,很多地區處於炎熱之中。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誌、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同時,中醫認為,立秋到秋分之間,屬於“入地戶”,氣化由陽入陰,天氣漸涼,熱漸退,晝漸短、夜漸長,氣溫由熱轉涼,大地逐漸轉為收藏。所以,從立秋起,要開始養陽。

    在飲食調養上,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是秋天飲食之要。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燕窩、芝麻、鱉肉、藕、菠菜、梨、銀耳、甘蔗、烏雞、豬肺等。要吃些溫食,少辛增酸。

    因為初秋時節,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大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

    而辛味入肺,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強肝髒的功能。

    【立秋節氣的氣候變化】

    禾穀成熟時天氣漸涼: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時值公曆8月7日前後。中國民間有諺語“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從這一天起,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此時暑天的悶熱天氣已經沒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黏熱的感覺。“秋老虎”肆虐: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從其氣候特點來看,立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9月的中下旬,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

    【立秋節氣的人體反應】

    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氣溫下降及空氣幹燥會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細小支氣管的阻力增加,黏膜纖毛運動減少,使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發病數增多。

    情緒低落:秋應於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產生悲秋的情緒。

    易出現幹燥症:秋季氣候幹燥,燥邪傷津,津液受損,人易有肺燥、鼻幹、毛發皮膚幹枯、便秘等幹燥症的表現。

    【立秋節氣的養生原則】

    避免傷肺氣:秋天養生以養陰為主。農曆秋季七、八、九月,陰氣已升。秋風勁急,物色清明,肅殺將至。人們要早睡,並要雞鳴即起,使情緒安逸寧靜,以緩和秋季肅殺之氣的影響。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生飧泄(完穀不化的泄瀉)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收氣”不足,到了冬季奉養“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注意養護肺髒:深呼吸可清肺,可常做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可增加肺容量。或者用縮唇呼吸法,快速吸滿一口氣,呼氣時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吹”出,目的是讓空氣在肺裏停留的時間長一些,讓肺部氣體交換更充分。支氣管炎患者可常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