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進入夏季後,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藿香葉、佩蘭葉各10克,飛滑石、炒麥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也可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中醫小偏方助你三伏天輕鬆度苦夏】

    苦夏,中醫稱為“疰夏”,主要症狀為不思食、惡心、頭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膩、汗多。中醫認為,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令氣血也由髒腑大量輸送到體表,這時髒腑的氣血就顯得相對虧虛。另外,三伏天因天熱下降,濕熱交爭困於脾胃,脾胃功能也隨之減弱,從而出現了疰夏的症狀。對苦夏的人,可服藿香正氣丸,醒脾化濕;或薏苡仁、白扁豆、荷葉、大米粥以養脾胃;或輔以香砂養胃丸以健脾助消化。可用黨參、五味子、麥冬、當歸、陳皮、青皮、甘草、黃柏、神曲煎湯,每日服用2次,連續服用1周左右,能有效預防疰夏。

    大暑謹防濕熱,三伏天遠離中暑

    【黃帝內經大暑養生經】

    每年公曆7月22—24日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個節氣雨水多,諺語說“三伏之中無酷熱,五穀田禾多不結,此時若不見災危,定主三冬多雨雪”。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暑氣逼人,心氣易虧耗,尤其老人、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苦夏、中暑等症狀。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腹瀉、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風濕痹症等陽虛證,此時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盛夏陽熱下降,水汽上騰,濕氣充斥,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宜晨起食用熱粥,增強脾胃功能。

    【大暑節氣的氣候變化】

    常有雷雨:每年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這個時候天氣比較複雜,時而有陣雨、雷雨、強對流天氣,時而有多雲轉晴天氣。高溫天氣時有發生,但是隨著雷陣雨天氣的到來,高溫又有所緩解。

    多高溫: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的高溫天氣。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有些長江中下遊的城市甚至會出現“火爐”天氣,讓人感到酷熱難耐。

    【大暑節氣的人體反應】

    氣血運行和心髒功能都旺盛:夏季主陽,是陽盛之極,陽氣盛、氣溫高,充於體表,人體陽氣運行暢達於外,氣血趨向於體表。心通於夏,心髒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較旺盛,具體表現在心主血脈,氣血旺盛,運行暢達,汗液排泄增加,陽氣充,浮於外,功能活動亦加強,精力充沛。

    易中暑:此時大量出汗津液外泄。大暑節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心氣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承受,導致中暑。夏季炎熱,易使人體腠理開泄、津液外泄,出汗量遠遠大於其他季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