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湯能滋陰強體,比較適宜春天食用。

    【宜用清熱祛濕的湯粥藥膳】

    穀雨養生湯:此方為清代名醫吳鞠通名方。用鴨梨1/2個、荸薺5個、蓮藕30克,或用甘蔗50克切碎與鮮蘆根15克、麥冬15克一起用沙鍋煎取藥汁1000毫升,於穀雨當天的9∶00—11∶00和17∶00—19∶00各取汁500毫升適溫飲用,可加冰糖調味。

    冰糖百合懷菊粥:冰糖百合懷菊粥可提高睡眠質量。將百合20克,使用前提前泡發;懷菊花6—8朵,提前泡發;大米、小米適量,淘洗幹淨。

    水開後,加入大米、小米煮到比較綿的時候,將泡過懷菊花的水過濾雜質後倒入粥裏一同煮,接著再倒入泡好的百合、懷菊花,加冰糖,煮上幾分鍾就可。此藥膳中的懷菊花清肝明目、解瀉消毒,百合潤肺、止咳,兩者共用能提高睡眠質量。

    懷菊花是“四大懷藥”之一,有平抑肝陽、疏風散熱、清利頭目、解毒消腫的功效,其花小、色白,稍透紫色、黃心、香味馥鬱,是最佳的藥用菊花。

    【注意天氣,早晚加衣】

    穀雨節氣,風濕、眩暈、癬瘡等症極易發生。

    這時的天氣雖以晴暖為主,但早晚仍有時冷時熱現象,早晚要保暖,避免不必要的疾患發生。總之,注意調養情誌,合理飲食,就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俗話說“穀雨寒死老鼠”,說的就是穀雨來,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因此,要注意保暖,否則濕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侵入體內。

    【針灸治神經痛,浴足溫經通穴】

    肋間神經痛:中醫將其稱為“脅痛”。《黃帝內經·靈樞·五邪》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

    從病因病機上講,肝位於脅部,其脈分布於兩脅,故肝髒受病,會出現脅痛的症狀。治療以疏肝行氣,活血通絡為原則。

    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學的“痹症”範疇,痹有閉阻不通的含義,其病因不外乎風、寒、濕邪侵襲經絡,致使該經氣血痹阻不暢所致。治療坐骨神經痛以疏通經絡氣血為主,祛風、散寒、化濕,使營衛調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經痛:病因病機多為感受風寒之邪,客於麵部經絡,致使經絡拘急收引,氣血運行受阻,而突然疼痛。針灸對該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浴足溫經:木盆中倒入開水,待水溫合適時,雙足放於水中,溫經通絡5—10分鍾。同時,做深呼吸5—10次。再用食指或拇指點或按兩側三陰交穴、陰陵泉穴和血海穴各6次。開穴通絡,通過髒腑傳感,調整脾、腎、肝三經經絡及髒腑氣血陰陽平衡。穀雨節氣當令及前後各一天,酉時至戌時,也就是18∶00—21∶00時,進行浴足溫經最佳,此時為治療胃經疾病的最好時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