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空氣交替頻繁:驚蟄時節,冷空氣盡顯餘威,有時還會長驅直入;暖空氣與時俱進,勢力漸強,二者交替作用,顯示出冷暖交替、風晴雨雪的天氣特點。此時南方的陰雨天氣開始增多;北方則是幹燥多風,有時伴有沙塵天氣出現。有諺語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可見初春乍暖還寒,氣溫忽高忽低,需要防寒保暖,補充水分。

    氣溫逐漸上升:“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所以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驚蟄節氣的人體反應】

    肝火旺盛: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易動怒,易患眩暈、中風等疾病。對年輕人來講,因為春天時人的陽氣驟然上升,引動體內熱氣,易出現長痤瘡、怕熱出汗、經期長等症狀。所以,養肝方案除了要遠離煙酒、禁厚重口味的飲食,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滋陰清肝火。

    皮膚病的高發時期:這個時期,風疹、麻疹、水痘和皮炎等皮膚病的發生概率增高。另外,花粉過敏症也容易發生於春暖花開的季節,症狀為鼻子奇癢難忍,接連不斷地打噴嚏、流清涕,眼睛也經常流淚、發癢。有的人還會出現頭痛、胸悶、哮喘等症狀。

    容易感染病毒:驚蟄過後萬物複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肝病好發於此季,尤其是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發病時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肝區痛、肝腫大。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除通過水、生活接觸傳播外,主要通過食品,尤其是食用未徹底熟透的毛蚶等貝殼類水產品傳播;好發年齡主要為15歲以上的青壯年。為做好預防措施,平時應注意飲食衛生,管住口。

    【驚蟄節氣的養生原則】

    提升氣血,陰陽調和:驚蟄過後,各種病毒和細菌在度過了隆冬之後也異常活躍起來,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因此養生應順應陽氣長盛、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誌、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平衡作息,調養飲食起居:驚蟄時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及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誌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通達。

    提高疾病預防意識:驚蟄時節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又是疾病多發的時期。因而,這一節氣中必須做好一些疾病的預防工作。由於春季與肝相呼應,養生不當則易傷肝,要重點保護肝髒。

    【溫熱健脾,多甘少酸】

    應適當多吃溫熱食物:雖然冬季已經過去,但仍有餘寒未清,人體內的陽氣已經蘇醒,開始生發、壯盛,此時可以吃些溫補的食物禦寒助陽。

    例如韭菜、大蒜、洋蔥、香菜、生薑、蔥,這些食物性溫,味辛,可以驅散風寒,抑製病菌。

    應少吃酸味食物:中醫認為,春天裏,人體的肝氣容易亢奮,名醫孫思邈有“春日應該省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