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結社,類似於澶淵之盟後北地出現的弓箭社,是本地居民——主要是城外鄉裏的村民——抱團自保的產物,其實就是沒有政府參與的民兵組織。根據史料記載,北地弓箭社的頭目是根據家產和武藝高低選出來的,賞罰紀律嚴於官府,習慣便利與夷人無異。

    想必大家也能明白,家產武藝,家產在前,是首要考量。畢竟習武操練需要錢糧,賞罰調度需要威望,這些都隻有當地大戶才能做到。

    但這樣也就意味著位於縣城之內的官府對城外鄉裏控製力進一步下降,必須把權力分割給當地大戶。

    盧仲彥也是明白陳佑不管到哪裏,第一件事就是集權,容不得有手下獨立於州府之外的權力體係存在,所以這個結社能做到什麽程度,他必須提前問清楚了,

    對此陳佑早有考量,沒有猶豫就直接道:“具體能持有何等器械,你久在行伍比我清楚,這個你自己定。另就是人數,每社人數不可太多,算上老幼,十人之中有一人差不多。”

    “十中有一,是不是太少零?”盧仲彥皺眉,“據我了解廬州這邊一村多為兩百餘人,隻有二十饒結社怕是不足應付賊兵盜匪吧?”

    陳佑聽著嘿了一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十中有一,但他青壯多,怎麽可能謹守規矩!這結社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村民自主,一個是官府監督,你當我要官府監督的是甚?就是除燎記在冊的這些人之外,其餘熱不得持有器械。”

    到這裏,他收回看著城下演武的目光,看向許竹林:“不過那些領頭發起結社之人,就有勞許軍容多多費心了。”

    讓許竹林做的是監督的事情,同時陳佑也會讓鞠興達重點關注那些發起結社的大戶,相比普通庶民,這種人有動機有能力去勾結敵國。

    畢竟對絕大多數庶民來,賣國無門這句話比較貼牽

    洛陽皇宮,朝會散去,江夏青同李明卿走到一處:“聽顯瑞那東床在廬州鼓搗什麽結社,奏請官家開兵禁?”

    這聽是假的,當初討論此事的時候,江夏青就在現場。

    不過這隻是為了起個話頭,李明卿點頭:“是開兵禁,實則為了嚴禁民間持械相鬥。”

    “手段頗為奇巧。”江夏青笑讚了一句,緊接著狀似無意道:“看樣子官家是準備對宋吳用兵了,也不知道會遣何人為帥,前朝時這等大事多是遣樞相領兵啊!”

    這句話剛出口,他就轉換話題:“起來顯瑞你在樞府所做之事皆是善政,隻可惜僅為副樞。”

    李明卿微微一笑,江首相這是對王樸不滿啊!

    一個是中樞老臣,一個是子心腹,這兩個人鬥法,李明卿可不想貿貿然插進去:“都是為官家做事,在哪都是一樣的。”

    江夏青微笑搖頭,不再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