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聞言默然,考慮一陣,他開口問道:“你以為哪個更……”

    話說一半,他停下來,微微皺眉,暗自思忖後,他更改決定:“算了,通知中書擬旨,召陳衡入京,把南宮垣同吳安順一道調去交州。”

    任喜答應著,爬起身來準備退出去。

    趙德昭突然煩躁地出一口氣:“去把應瑞先生請來。”

    “喏!”

    四月底,宋、鄭、衛、曹等州奏請朝廷調撥銀錢準備購入夏糧。

    之後,太府官員請求增發紙鈔。

    五月甲寅朔,徐、穎、洺等州奏稱商賈請求兌換銀錢。

    丙辰,以軍器監丞陳孚為太府丞,提點錢鈔務。

    當晚回到家中,麵對蘇文彥,陳孚無奈搖頭:“估摸著是叫我把這次放兌做好。”

    “用的就是二郎你的身份。”蘇文彥語氣沒有太大波動,“二郎可想好如何去做?”

    “隻得遵令而行。”

    蘇文彥點頭讚同:“說來,文彥有一言,二郎可考慮考慮。”

    陳孚聞言,不由挺直身子,雙手撐住大腿,目光炯炯地看著蘇文彥:“先生請講。”

    “二郎到了錢鈔署,可先查清今年當兌現紙鈔數,將此數增加一成左右作為今年新發紙鈔數額。其後,先發新鈔,再兌舊鈔,如此,可解朝廷錢荒。”

    這話說完,陳孚眸光閃動:“如此,恐怕一二年之後朝廷便不再滿足增發一成了。”

    蘇文彥笑道:“二郎可記得去年發了多少次紙鈔?”

    陳孚恍然。

    無本萬利的事情,官僚們可不會放著不去做。

    尤其是這種,現在做了是你的政績,禍端要到四五年之後才會顯現,那還想什麽,趕緊做啊!

    一時之人背一時之鍋,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次日,陳孚剛到太府,就被趙普派人叫過去。

    通秉之後走進書廳,屋內已經坐著一人,正是太府卿齊瑩。

    陳孚掃視一輪,在屋內站定行禮:“太府丞陳孚參見相公,參見太府。”

    以陳孚和趙普二人的官階差距,按理該下拜的。不過這條規矩並沒有放到法令裏,再加上陳佑主政時極少讓人下拜,到現在也就沿用了非大事不拜的潛規則。

    “看來文炳認得瓊石,那我就不多介紹了。”

    趙普一麵說著,一麵轉向齊瑩:“調文炳去太府,雖然做的是太府丞,可天子也好,某也罷,都是期望他把紙鈔事做好。”

    齊瑩連連點頭:“相公放心,太府上下一定配合陳寺丞辦好紙鈔。”

    趙普微微頷首,轉向恭謹立在屋中的陳孚,笑著道:“文炳你也聽到了,有瓊石這話,你不要擔心其他事,專心辦好紙鈔就行。”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語重心長道:“錢鈔署官員,隻要得了瓊石同意,你可任意撤換。隻是今年承兌事項,不得出問題。”

    陳孚連忙保證:“相公放心,下官定不負相公期望!”

    “那便好,我就不留你們了,去忙吧。”

    說完,他低頭開始處理公文。

    齊瑩起身,帶著陳孚一道離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