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屯田郎中柳緯一哭成名,他在首相和樞密使麵前哭了一頓之後就直接回家閉門思過,但京城中很快就傳開了柳緯的事跡。

    一同傳開的還有他在政事堂痛哭的原因——無力阻止工部尚書貪墨屯田所得錢糧,愧對官家、愧對將士。

    這是給他好話,也有他壞話的:柳緯這廝自己貪墨被舒侯發現整治一頓,事發之後試圖通過這般下作手段把責任甩給舒侯。

    具體情況如何,隻要調查一番就能知道個大概,然而很多將領是沒有能力去調查的,他們隻能冷眼旁觀事態發展,等待這群文官自己捅出來到底是哪個不當人子。

    陳佑沒有參與此事,他現在異常老實,治安條例即將定稿,等條例獲批之後專心穩定河南府協助糧草轉運。至於協助太子營造大勢,必須等官家親自找他談話之後才能明目張膽地做。

    這就是陳佑現在的狀態,心中早有規劃,然而必須縮起來等待機會。

    柳緯究竟是誰的人,暫且不得而知,但是那個人既然選擇通過屯田作為開幕,事情就不可能是柳緯幹的。

    從北疆傳回來官家的指示是讓法司查,一時半會估計查不清楚。

    但不清楚最好,畢竟舒侯執掌工部時間不長,真要查清楚了最多也就是間接聯係上他,沒辦法直接牽扯進來。偏偏是這種謠言滿飛,有些事實卻沒有全部事實的時候,最容易讓人朝他身上聯想。

    這隻是開始,不是結束。

    不知道幕後是誰,亦或是好幾方人一同動手,總之這一次對付舒侯下手十分精準。

    嗣君的皇位能不能坐穩,要看禁軍是否會下狠力氣支持,要叫禁軍失去支持舒侯的欲望,除了塑造一個意圖削減軍人權力地位的性格外,還得讓人感覺舒侯是一個有野心有想法的人。

    他不需要太有能力,那樣可能會吸引到一些真心為國者的欣賞,不過他身邊需要有幫他實現尊文貶武的良士——比如富令荀正好可以充當這樣的角色。

    一時間各種坊間傳聞四起,三分真七分假,偏偏有了這三分真,幕後人需要爭取的那大多數就沒興趣也沒精力去驗證那七分假。

    洛陽的紛紛擾擾沒有影響到北疆兵馬,趙元昌坐鎮幽州,聚集在邊疆的兵馬兵分三路,一路自雲州出,一路自居庸關出,一路自薊州出。

    戰前的目標是以消滅遼國兵馬為主,趙元昌沒有聽從將相謀士們的建議聚集大軍一路橫掃,而是把兵馬拆成數份交由猛將統率,一點一點搜尋山林原野間的契丹人。

    一開始十分順利,數十上百個聚居地被周軍將士尋到,敢於反抗的盡皆殺死,溫順被俘的則送往邊州充為居民。

    然而遼國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因為習俗及當前鬥爭嚴重,遼國兵馬本就是以部族為單位分散的。

    在收到一處處反饋後,很快就有數量不等的部族組成了聯軍來對付周軍,周軍損失逐漸增加。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趙元昌仍然堅持分兵的策略。除了留下大部兵馬整頓守備新奪回的漢唐故土,深入遼國境內的兵馬幾乎都是以千人為單位,最多不超過三千人。這樣的隊伍有十多支,因人數過多,全員戰馬是想都不要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