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缺乏安全感。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鬧離婚,孩子缺乏安全感,內心敏感,脆弱,遇事易產生焦慮,甚至退縮。

    (3)臨床症狀。考試焦慮症是一種發生在考場這一特定環境中的情緒狀態,影響考試成績,是急性焦慮之一。主要有幾種情緒體驗:其一是驚恐,患兒入考場,就開始極度不安,有一種說不清的恐懼感和難受感。但它不是真正的恐懼,因為沒有明確的恐懼對象。其二是緊張。患兒內心緊張,躁動不安,靜不下心,易激怒。其三是憂慮。患兒每次考試憂心忡忡,唉聲歎氣,總擔心後果不佳。怕考題超出自己複習重點或複習範圍。其四是惶恐。考前幾天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不知幹什麽事才好。臨到考試,上述幾種體驗加深,可出現驚恐發作,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恐懼感,好像馬上要麵臨死亡一樣,也可出現嘔吐、腹瀉等軀體症狀。

    四、治療與幹預

    (1)現場應對。首先進行深呼吸,同時默念:“現在必須鎮靜!鎮靜!”約2~3分鍾後可選擇一些會做的題開始做題,然後逐漸過渡到正常狀態。

    (2)鬆弛訓練。常用的是“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此訓練要求患者想象一些會令人愉快、放鬆的情景。同時伴以言語指導的暗示,最後使肌肉高度鬆弛,隨之緊張情緒得以緩解。其指導常用語是“請坐好,盡量能讓自己舒適,放鬆,想象你是在……現在,首先握緊你的右手,握得緊緊的,並體會緊張的感覺,請繼續握緊拳頭,體會右手和右臂的緊張。現在,請放鬆右手,體會放鬆的感覺……現在,你的左手也同樣地做一遍”。以同樣的方法放鬆麵、頸、項和上背部,然後是胸、腹和下背部,接著是大腿、小腿,最後全身放鬆。

    (3)家庭治療。治療的目標,是促使家庭關係模式發生變化,要增加輕鬆感。如這個案例,我們設法讓父親生活重心向家庭移動,增加夫妻交流;讓父母增強自信心和獨立性,建立夫妻交流良性循環,減少夫妻間負性交流,改善家庭氣氛,讓女兒卸下不應該由她擔負的家庭責任,自主地選擇她自己想走的路。

    (4)藥物治療。小劑量心得安臨考前半小時服用,有時對中度焦慮有效,且不影響思維能力,但對嚴重焦慮,需用阿普唑化等抗焦慮藥物治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