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抱著“學習好,就一定是好孩子”的想法在教育子女,受這種思想支配,家長就難以走出“重智輕德”的教育誤區。

為什麽說“學習好,不一定是好孩子呢”?

一、好孩子的標準是多維度的

學習好,隻是好孩子的一個標準。我們衡量一個中學生是否合格的標準,簡單地說,就是要符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堅持多維度的判斷標準,才是在孩子教育上堅持了科學的育兒觀、發展觀。用“學習好”以點概麵,是畸形的發展觀。

二、好孩子最終需要社會來檢驗

學生最終是要走上社會的,社會是檢驗孩子優秀與否的場所。單純學習好,難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遵紀守法、文明禮貌、愛崗敬業、團結合作、樂觀豁達,都是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孩子僅憑智商還不足以適應社會,他的情商、德商和智商的有機統一是立足之本,創造之基。

三、“學習好就是好孩子”對孩子會產生誤導

家長固守“學習好就一定是好孩子”的觀念,勢必會對子女發展造成誤導,使他們產生人才刻板印象,形成錯誤的人才認知。有些中學生在家隻埋頭學習,父母是他的“仆人”和“書童”,包攬了所有家務,甚至包攬了整理書包、購買教學參考資料等與學習有關的工作。造成的結果是孩子能力發展不全麵,學習成績是他們唯一的炫耀資本。

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優劣的標準,在實踐中還會對那些學業成績較差的孩子形成打壓的態勢,不利於他們自信心的培育。我們在家庭教育中要堅持人才的基本標準,在此前提下,要使孩子們有自己的優長,形成多規格的人才,切不可以偏概全。